×

薪火相传 广岛原爆历史

倾述广岛记忆<8> 描绘原爆 “那一天”跨越时空

  “原爆之绘”,是一幅以原爆受害者们自身的体验以及亲眼目睹的情景创作而成的绘画。其以表现1945年8月6日那一天,美军原子弹轰炸后的深印于脑海中的惨况为主题,实为一幅有关原爆的记录和记忆之系列画作。最早的画绘于广岛刚被毁灭后。而近年来,高中生们又开始以原爆受害者的证言为基础,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当时的情景。广岛市原爆资料馆中收藏了寄来的4972件作品。通过这些描绘广岛的新旧画作,表达了人们对被爆炸的真实情感。

1个月后的废墟 失聪画家称“要留给后人”

  广岛上空出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沸腾蘑菇云,化为废墟的八丁堀、中岛以及舟入地区,惨不忍睹的县产业奖励馆(原爆圆顶塔)……2008年资料馆收到了18幅画在草纸上的原画。而在废墟上绘制了这些画的作者的身影,则留在当时进入广岛的美军摄影师所拍摄的照片之中。

  这些画作是高增启藏先生(1901~1985)所画的。他当时是县聋学校(现为中区吉岛东、广岛南特别支援学校)的美术教师,雅号“径草”。

  “蘑菇云一直没有消失,从聋学校疏散到的吉田町(同安艺高田市)之后,我跟随父亲穿越广岛,途经17处废墟。”

  我们拜访了捐赠画作的长子文雄先生(78岁、千叶市绿区あすみが丘),他翻开自己“昭和二十年”的日记,详细地讲述了父亲当时的行动和想法。在前所未有的混乱中带着孩子,穿越障碍,是什么使得高增先生要作出如此之举动。文雄先生所保存的这些画卷,还与高增先生之关东大地震的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高增先生出生于东京,小时候因事故失去了听觉。他通过阅读对方的口型,学习了以声传讯的“口话”,并立志成为一名日本画家。他曾将1923年发生的死者多达14万人的大地震的涡中之景创作成了画卷。1925年,他从官立东京聋哑学校师范部毕业,前往广岛赴任。

  “母亲カメヨ是在原子弹爆炸的前一年病逝的。(1945年4月)由于聋学校被疏散,我和姐姐也随之移至吉田町。”98名儿童学生被集体疏散,分散到了町内的三座寺院里。

  8月6 日的日记上写着“当时正做着草鞋,突然天空开始闪光,随之就是一声巨响”。距广岛45千米外的地方也可以感到闪光。父亲高增先生在学校用草纸的背面画下了山峦对面腾起的“桃色”蘑菇云。

  高增先生同两个孩子一起进入已被毁灭的广岛是在14日。位于距爆炸中心地南约2.7千米的聋哑学校附近的家免于被蔓延燃烧,但是被抬进校园的伤者的血块却持续出现。于是,他拿着墨水瓶和画板再次出发了。这段话源自文雄先生“9月9日”的日记。

  “父亲画了广岛站。之后正在画四周的景象的时候,美国的新闻社找到了我父亲,拍了三张照片,并敬了一个美国式的礼……”

  经再次调查后发现,摄影者是当时在美国海军服役,并于60年代担任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总裁的韦恩•米勒(1918~2013)。他和摄影杂志“Life”的摄影师一起进入了广岛。

  在疏散地点,文雄先生除了在购物时充当着父亲口话的翻译,但更是为了画原爆废墟时的“以防万一”而不离其左右。他说:“老爸一见到美国兵,就会对我说‘躲起来’。”

  高增先生的一位聋哑友人在关东大地震后因被宪兵当作间谍而遭枪杀,此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创作“原爆之绘”之冒死精神,亦是源自这一经历。

  原画系列以“原爆写生画”为题,于复兴氛围高涨的1954年8月,在旧中国新闻社大厅进行了展览。修改过的画作寄赠给了原爆纪念馆(同原爆资料馆)。

  高增先生在晚年的时候也根据记忆对烧毁殆尽的废墟继续创作了“原爆写生画”。高增先生与文雄先生一家在东京都内共同生活,他在1983年于住院处所创作的一幅画上添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欲将一切原爆残忍毁灭后之景象流于后世,故将携子所历之三日速写于此”。

  高增先生的长女田丸歌子女士成为了广岛聋学校的一名教师,现在,她携带着原画的彩色复印件,专心致力于证言活动。“父亲不在了,但画还活着”。她把这份情感继承了下来。

记忆的传递 高中生称“我也感到很痛苦”

  原爆受害者与高中生一起,超越时间,用油画描绘了“1945年8月6日”。这幅油画的名字是“无法忘怀~那双眼睛”。儿玉光雄先生(81岁、广岛市南区宇品海岸)述说了证言,富田彩友美(20岁)据此于前年完成了该作品,她当时还就读于基町高中3年级。

  “她很好地理解了我的感受”。8月,儿玉先生应从东京回来探亲的富田之请,与她再度见面,表达了希望使油画在证言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心情。已是一名东京艺术大学大二学生的富田专攻“先端艺术表现”。“我想为从原爆中熬了过来的儿玉先生的现在画一幅肖像”,富田说起了她的这个构思。

  二人的初次相见于基町高中创造表现课程自2007年起持续举办“学生倾听原爆受害者的讲述,并将所听所感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活动。让此活动在广岛薪火相传也是此活动的一大目的。迄今为止共创作了56幅作品。

  富田出生于吴市烧山,亲属中并没有原爆受害者,只曾“在初中的和平学习中听过活生生的证言”。参加活动最初只是源于一点点的好奇心,经过为活动提供协助的原爆资料馆之介绍,富田得以和正在进行证言活动的儿玉先生组成了一个小组。

  儿玉先生是在正门距爆炸中心地约800米的广岛一中(现国泰寺高中)遭遇到原爆的。当时还是一位1年级的学生。同级生320人中有288人,在校舍以及市政府附近的住宅疏散活动现场等地死亡。

  “我想把这些告诉年轻人”。儿玉先生在公司职员时期患上了大肠癌,在克服共计19次手术的同时,他还在坚持自己的证言活动。他说当初和高中生共同创作“原爆之绘”的时候也有过困惑。因为他认为如果是自己来画的话,“心将难过到破碎”。

  战后,儿玉先生在重新开课的一中参加了美术部,他爱好绘画,也喜欢欣赏画作。但是,“原爆太过惨烈、太过哀痛,根本无法描绘”,儿玉先生曾与被其称作“同样幸存下来的”美术部成员片冈修先生交谈时这样说道。儿玉先生的同级生、作为美术印刷设计师驰名于世的片冈先生,以广岛为主题创作过海报,并非常重视其画风的抽象性。

  “共同创作”的制作时间约为半年。包括在高中进行的面谈在内,再加上将富田邀至家中的几次讲述,儿玉先生一共对富永谈过五六次自身的被炸体验。为了能够加深感受,富田还阅读了儿玉先生的手记,并提出了很多大胆的问题。她还给儿玉先生看草稿、寻问他的感想,并进行了多次修改。

  “无法忘怀~那双眼睛”描绘的是时年12岁的儿玉先生从倒塌的校舍中逃出,逃难途中在千田町,被一名压在墙下、寻求救助的中年女性抓住了脚的情景。

  “甩开了那位女性的手令我至今懊悔不已”,“那位女性的表情并不仅仅有恐怖”。这些赤裸裸的证言给富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位女性应该是无论如何都想要见到自己的家人吧……。在展开想象修改画稿的时候,富田说:“汇聚了儿玉先生与那名女性的感情,我也感到很痛苦。”

  油画完成后,儿玉先生利用倾述证言的机会,在会场展示了这幅作品。“很多同级生被原爆致死,战争的惨无人道最终酿成了恶果,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希望年轻的人们也能铭记战争的恶果”。

  富田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将近70年前的景象如实地描绘出来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通过倾听证言来创作,可以体验别人的经验、情感。”她希望自己创作的画能成为一座促使观众达成这种体验的“感情之桥”。

  作品的另一位作者儿玉先生说:“积聚于胸的感情被一双年轻的手打开,并被赋予了形状。”他这样解释新的“原爆之绘”的意义。他准备和富田的师弟师妹们一起,再度挑战“共同创作”。

(刊登于2014年9月8日晨报)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