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特集

放射线影响研究所成立70周年<上>  成立轨迹 探究被爆与疾病的关系

 由美日两国政府运营的放射线影响研究所(简称放影研,位于广岛市南区)长期以来负责对被爆者及其后代进行健康调查。10日,放影研将迎来成立70周年纪念。其在被爆地进行的首创性研究直击放射线被爆与疾病的关系,为世界辐射防护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在此,让我们一同回顾并展望其历史和未来。(长久豪佑)

 为了对研究提出建议,一个由13名外部研究人员组成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每年都会在放影研进行1次讨论。本月3日,担任会议长的大阪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癌疫学)祖父江友孝在讨论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强调道:“放影研积累了庞大的研究数据。虽然被爆者数量在减少,但仍有许多应当进行的研究。”

统计性的调查

 1947年,放影研在借得广岛红十字医院的一部分场地后,以美国原爆伤害调查委员会(ABCC)的身份开始了研究。其核心研究内容为“寿命调查”和“成人健康调查”。前者追踪了约12万名被爆者的死因,而后者则对2万3千人的发病与受辐射剂量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通过使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疾病原因等进行了统计性的调查,放影研发现受辐射剂量越高,则包含白血病在内的癌症发病率也越高。这一发现促使了国际防护基准的诞生。

 据称,放影研近年来的研究中,因辐射而导致患癌风险增高的人体各部位数据越发详实。对此,祖父江教授期待道:“希望放影研能够活用数据,探明癌症的发病机制。”

 目前,放影研正试图将专业知识活用于2011年发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并于2015年开始对事故发生后在现场进行紧急作业的2万人进行长期的健康调查。此外,放影研还收到了科学顾问委员会的劝告,希望其主导福岛县民的健康调查。

浓厚的军事目的

 ABCC在开设当初因带有浓厚的军事目的而遭到被爆者“只管调查,不管治疗”的批判。

 原遗传学部长阿波章夫(83岁,居住于广岛市佐伯区)回忆道:“我不断重申不能将被爆者看作单纯的研究对象。要对部下怀有诚意,并展现敬意。”据他说,有身怀六甲的被爆者反复询问道:“生下来真的没有关系吗。”受其动情之语的影响,他感受到了受调者对于放影研的严厉视线。然而,当时的他由于“研究具有首创性而坚持了下来”。

 从2000年起,放影研开始对被爆者的后代进行健康调查。2007年,其发表结论称:“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父母因遭到辐射而对儿女的健康产生影响。”上月,广岛、长崎两地的50名被爆者后代因希望得到国家的援助而发起诉讼,而上述结论有可能被政府方面当做反驳的材料。

 至今为止配合放影研调查的高中教师角田拓(53岁,居住于广岛市)作为原告之一说道:“我确实怀有复杂的感情。希望放影研能够时常自省,是否真正站在被爆者及其后代的一侧。”

放影研的主要研究活动

1947年 3 月 美国成立原爆伤害调查委员会(ABCC)。 1948年 7 月 ABCC于长崎设立据点。
1950年10月 全国被爆生存者调查作为人口普查的附带调查得到实施。在此基础之上,委员会开始进行寿命调查。
1958年 7月 开始进行成人健康调查。
1975年 4 月 通过改组,放影研作为美日共同运营的财团法人正式成立。
2000年 5 月 开始进行被爆后代的健康调查。
2015年10月 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工作者为对象开展调查。

(刊登于2017年3月9日晨报)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