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专栏

社说 《核武器禁止条约》进入署名阶段,被爆国的作用举足轻重

 作为首个将核武器非法化并以废除为目标的国际法,《核武器禁止条约》的署名仪式在联合国本部举行。虽然距离目标实现仍然遥远,但条约的签署无疑使废核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共有50个国家在首日进行了署名。其中,泰国等3个国家已经完成了审批手续。条约生效需要得到50个国家的批准,而目前看来这一条件将在明年之内达成。

 然而,署名的国家中却没有日本的名字。在国际社会“不需要核武器”的声音面前,日本政府选择与之背道而驰。这种放弃承担被爆国应有责任的姿态令人感到不可原谅。

 眼下,围绕核武器的紧要问题无疑在于朝鲜。面对国际社会要求自制的声音,朝鲜选择了无视并强行推进核试验和导弹发射工作。

 条约署名开始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本部发表演说时对朝鲜予以了警告。虽然此番警告带有前提条件,但特朗普还是表示:“除了对其进行完全摧毁之外,别无它法。”如果特朗普在当时浮想出的是使用核武器,那么上述发言便属于《核武器禁止条约》所不为容忍的“威胁”。

 回顾历史,国际法院(ICJ)曾在1996年提出咨询意见称:“一般情况下,使用核武器或通过其进行威胁是违反国际法的。”但是,国际法院认为,在“关乎国家存亡的极限状况下进行自卫时”无法判断核武器是否违法。这也为先前的咨询意见留下了余地。

 而此次的条约却在内容上大胆突破,违法行为中不仅包括保有和使用核武器,通过核武器进行威胁亦被纳入其中。这一成果可谓来自于长久以来控诉核武器非人道的被爆地所作出的努力。

 当下的课题则在于,如何将美国等否定条约的核保有国以及包括日本在内的依赖“核保护伞”的国家纳入条约。在朝鲜不断制造威胁的情况下,日本和韩国国内认为只有通过核威慑力实现以核制核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声音不断壮大。这一观点令人膛目结舌。核武器目前已是国际社会极力禁止的武器。若从今往后开始持有核武器,便有可能使国际社会结成的以去“核”为前提的朝鲜包围网产生龟裂。

 “如果对方持有枪械,那么己方也必须持枪。”抱有这种看法的美国社会是否安全令人生疑。当下,我们应该做的是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防止朝鲜作出暴举或失控举动的同时,坚持不懈地说服其放弃核开发,并最终实现东北亚地区的无核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没有武器也能够安心生活的社会。若一味执着于核威慑论,和平世界便永远无法实现。

 如今无核武地带正在世界蔓延。从其几乎囊括南半球的结果来看,不依赖核武器的安全保障显然并非无稽之谈。

 核保有国也通过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或《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的最终文件表示,赞成最终的废核目标。如果上述国家批判《核武器禁止条约》所给出的早期废核计划并不现实的话,理应提出自身设想的阶段性废核进程。

 归根结底,核保有国由于受到NPT的制约,本来便负有核裁军的义务。正因为上述国家没有拿出尽责的行动,才迫使各国认为“不能置之不顾”而出台了新的禁止条约。对此,核保有国必须牢记其缘由。

 在所有未署名的国家中,日本正应当尽早签署条约。而在自称核保有国及非保有国的国家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并尽力说服美国等国家加入条约则是其肩负的使命。

(刊登于2017年9月22日晨报)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