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特集

紧急连载 通往无核世界的关键 ICAN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上)奋斗

 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终于揭晓,废核组织“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获得了这一殊荣。年轻的组员们与被爆者、各国团体协力合作,共同传递出市民社会的声音,为具有历史意义的《禁止核武器条约》得以缔结做出贡献。本报决定紧急策划这一系列连载,意在向世人宣传ICAN的奋斗之姿以及共同参与这一活动的被爆者们的想法。

市民力量引起更大共鸣,促进禁核条约缔结

 九月二十日,《禁止核武器条约》署名仪式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仪式上,先由联合国各事务总长进行了发言。之后,ICAN事务局局长比阿特丽斯・菲恩也发表了讲话,高度评价了在场四十多个积极推动此条约签订的国家与地区。她表示:“这份条约体现了广岛、长崎的被爆者以及世界各地核试验被害者的意志。而你们对条约缔结起到了领军作用。”

为中小国家提供支持

 七月七日,在联合国召开了协商会议表决式。一百二十二个无核国家与地区对第一份全面禁止核武器的国际条约投下了赞成票,条约得以顺利通过。与抵制条约的核超级大国及日本相比,主导了这场会议的“中小国家” 甚至连所拥有的“外交官”人数都少得可怜。因此,ICAN通过多种形式对这些国家提供了支持。比如在会场内外积极地提出建议,致力于构建更完善、更能督促废核的条约内容,并向与会者进行大力宣传。

 六月十五日,协商会议进入后半段,而关于条约内容的讨论也渐入佳境。与此同时,ICAN的动向也十分引人注目。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或荷兰等国的成员们,每天早晨都会在会场边的休息室内召开“策略会议”。会议上讨论条约内需要明确的禁止事项,比如“核威慑”,或者是对核开发“融资”等。为此,他们还与各国外交官进行直接交涉。此外,成员们还会向与会者分发文件,总结前一天他们的讨论内容以及希望写入条约中的内容。

 协商会议议长怀特表示:“公民社会将对会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各国也对此表示理解并予以了积极的响应,非政府组织得以参与大多数谈判。协商会议中,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各国对ICAN的建议表示赞成。条约的最终草案中得以明确写入了禁止使用核威胁,同时指明了未来将逐步限制核融资的方向。

 ICAN国际运营委员会成员瑞・艾奇逊(35岁)一直参与美国的反核运动。在条约通过的那一天,他笑着说:“以使用核武器作为威胁是核威慑政策的核心,条约明确禁止这种行为,使其对促进核废绝产生更大效力。” 恰巧,这一天是艾奇逊的生日,条约表决前,坐在会场旁听席的人们开始合唱“生日快乐歌”。而各国外交官也对此送上掌声,这一幕成为各国政府与市民社会共同携手促进条约缔结的象征。

 与此同时,“社会舆论”却对这一禁止条约不甚关心。年轻的成员们为了扩大宣传,尝试了种种方法。

陈列折纸鹤宣传

 日本政府代表缺席协商会议,空出来的座位上被摆放上了千纸鹤。纸鹤上用英语写着“如果你们能来参加就好了。”这引起了媒体的注意。未参加协商会议的各国国旗与这句话重叠加工的图片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而令人讽刺的是,被印上“我爱核武器”的字样的美俄等国首相的面部照片,也通过网络得到扩散。

 ICAN的标志上绘有被折断的核导弹,主色调为红色。贴有ICAN标志贴纸的电脑在会场旁听席的桌上一字排开。人们敲着键盘,通过推特及时向世界传递着会议上政府代表、被爆者和NGO代表们的发言。

 来自澳大利亚的蒂姆・赖特(32岁)参与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他表示:“‘public awareness(市民意识)’是让持反对意见的核保有国和核保护伞下的国家也能参与签署条约的关键。”菲恩局长也表示,有信心通过署名仪式进一步增加加盟国的数量。她说道:“踏出突破性意义的一步时必定会伴随异议。就连奴隶制度的废除都曾遭到过大规模的反对。今后,ICAN将与各国政府、被爆者、国际机构和市民社会并肩携手,共同去加强这份条约的实际效力。”这次的诺贝尔和平奖,无疑将成为他们最大的动力。(水川恭辅)

(刊登于2017年10月7日晨报)

紧急连载 通往无核世界的关键 ICAN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中)起点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