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纳“那一天”牺牲者遗骨的原爆供养塔

原爆供养塔(1995年摄影)
广岛市中区的平和纪念公园中,有一座竖立在一个直径16米、高3.5米土堆上的石相轮塔,这就是原爆供养塔。塔下的纳骨室,长眠着因美军投下的原子弹而死去的身份不明的七万具遗骨,以及身份虽已辨明却无人认领的八百一十七具遗骨。
供养塔附近一带原名慈仙寺鼻,北侧的相生桥就是原爆投下的基准点。广岛炸毁之后,寺境内成为了处理遗体的火葬场。大量的负伤者,被抬到了对岸的本川国民学校、三角洲以西的己斐国民学校、广岛湾中的似岛等地方,与此同时,临时火葬场也在市内各地蔓延开来。
“牺牲者没有得到祭奠的复兴,绝对是错误的!”1946年春天,一位男性市民在与当时的木原七郎市长的直接谈判中如此述求到。随着废墟清理工作的开始,到处都不断有遗骨的发现。由市长担任会长的广岛市战灾死难者供养会,于此年五月份在慈仙寺鼻建造了一座“战灾死难者供养塔”,又于七月份修建了由市民布施而成、配有礼拜堂的骨灰堂。在“那一天(原爆日)”之第二年的8月6日,市政府保管的遗骨得到了祭奠,被供入了这所纪念设施。
随着城市复兴工作速度的加快,新发现的遗骨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没有DNA鉴定的时代,这些无法辨明身份的遗骨都被供入了供养塔。此后,根据要求政教分离的波茨坦会议的规定,“广岛市战灾死难者供养会”脱离了市政府成为了一个民间团体。尔后又因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压力,平和祭(即现在的“平和纪念式典”)也不得不被予以了中断。然而即使如此,到供养塔前烧香祭奠的遇难者家属们,仍是络绎不绝。
现在的供养塔是1955年重建之物。因为旧供养塔的老朽,虽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公园内建造物不宜改变,市政府最终还是顶住压力选择了重建。新供养塔由曾设计过旧市民球场的石本习久治先生担任设计师。此后,遗骨奉入工作还一直在继续。2004年,似岛新发现的85具遗骨被奉入了纳骨堂。原爆供养塔,可称得上一所名副其实的广岛的“墓地”。
(2011年6月6日早报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