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岛的质问 被爆70周年” 马绍尔群岛
六. 15, 2015
“美国说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强行地在我们的土地上进行了核实验。”代表中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岛民来日的彼得‧安捷先生 (42岁), 本月1日在静冈县烧津市的“比基尼日”集会上,向大约2千人的听众如此倾述到。
从1946年至1958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前后共进行了67次的水下氢弹实验。特别是1954年3月1日发生在比基尼环礁的水下氢弹实验“Bravo”,其威力高达到广岛原子弹约千倍的15兆顿,降下了大量的辐射尘“黑雨”。隶属于烧津港的鲔鱼渔船第五福龙丸的船员们,就是遭到了这次爆炸的辐射曝晒。
安捷先生出身于有86位岛民被曝了的朗格拉普环礁。亲属们饱受掉发、痢疾等急性症状的困扰。三年之后美国虽然发布了安全宣言,让居民重新回到岛上,但岛民之间仍不断有甲状腺机能障碍、流产、死胎等病症的发生。结果导致全岛居民不得不再次离开岛礁。“难道这就是全人类的幸福吗?”安捷先生的语气中透露出了无限悔恨。
去年4月,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政府认为,核武器持有国违反了国际法上的核军缩义务,因此向荷兰的国际法庭提出了控告。
“我们不做,谁来做? 现在不做,何时做?”安捷先生举起拳头。小小岛国发出的这一呐喊,像刺一般刺进了被爆国日本,引起了大家的深刻反思。(藤村润平)
去年4月,马绍尔群岛政府认为核武器持有国违反了国际法上的核军缩义务,因此向国际法庭提出了控告。这是美军曾进行过67次核实验的小岛所提出一个呼唤实现“零核武的世界”的呐喊。马绍尔群岛希望通过无止境的核被害及其赔偿问题,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关注。(藤村润平)
美国在马绍尔群岛重复进行的核实验,在这座曾有过“珍珠项链”之称的珊瑚礁岛屿及生活在此的岛民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爪痕。距离1958年最后一次实验,时间已经度过了大半个世纪。然而直到现在,苦难仍在持续。
“好像西边的天空升起了一个太阳一样,我还在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紧接着咚的一声巨响,我看到了椰子树在摇晃……”。出身于朗格拉普环礁,现在居住在首都马朱罗的拉玫欧‧艾柏女士(74),对于导致日本鲔鱼渔船第五福龙丸被爆的1954年3月1日的水下氢弹实验,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第67次的实验造成了最大规模的核爆发,炸碎并卷起了作为实验场的比基尼环礁中的珊瑚,以致向东大约170公里内的海域也降下了辐射尘。所谓的“黑雨”,腐蚀了86位岛民 (包括4个婴儿)的身躯,也污染了祖先们留下来的土地。
美国医生团调查了岛民健康状况,根据其调查报告指出,到被曝13年后的1967年为止,被爆时10岁以下的19人中,有14人并发了甲状腺障碍,同时流产、死产的孕妇也在急速增加。
当时13岁的艾柏女士,后也因为癌症而切除了甲状腺,并且还经历了两次的流产。她说:“因为核武器,我的人生被弄得乱七八糟。美国政府无法予以信任。”她已经不再想回到已完成部分地区除污工作的朗格拉普岛了。因为她曾相信了美国颁布的“安全宣言”,重回到岛上,导致了健康再度受损,不得不再次从岛上迁离。无疑,那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记忆。
艾柏女士对于无法将故乡丰富的自然及传统文化传承给后代感到遗憾。不过,她表情严肃地说:“难道要让子孙们继承不想要的负遗产吗?现在我们只有让核武器消失!”
成为实验场后的比基尼环礁,有167位居民被强制离开了已经住惯了的家园。现在,当时岛民及其子孙增加到了大约700余人,主要生活在比基尼环礁东南方约760公里的的吉利岛。因为要与美国能源省(DOE)进行会谈,一郎‧马克先生(72)来到了首都马朱罗。他表示:“待在缺乏粮食的孤岛非常辛苦。如果天候不佳,配给的食物无法按时送达,我们就会陷入了饥饿状态。”
吉利岛本来是座无人岛,与马绍尔群岛的多数的环礁不同,吉利岛没有平稳的内海,因此无法捕捞椰子蟹等食材。岛民的主要食物是美国政府作为补偿而配给的罐头。大浪拍打的小岛,只要天候状况不佳,运输船便无法靠岸。而且,岛民也被迫中断了用独木舟捕鱼的传统文化。
1968年实验完成之后,美国政府在比基尼环礁的除污作业告一段落,也像朗格拉普一样发布过了“安全宣言”。回到岛上的岛民,重建了学校和教会。然而不久却因尿液中检测出了钸成分。美国政府不得不于1978年撤销宣言,再度封闭了比基尼环礁。
“我想回到住习惯了的地方。如果有困难的话,至少想迁到一个粮食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去。”马克先生的眼眶变得有点湿润,如此深情地说道。此时此刻,在马克先生的记忆里,一定回想到了童年那美丽富饶的故乡。他用已经变得有点半生不熟的方言,见证了一段残酷的人生经历。
日本应该如何理解马绍尔群岛的提诉?中国新闻的记者请教了在当地进行核被害调查的明星大学(东京都日野市)竹峰诚一郎副教授。
─马绍尔群岛向国际法庭,对核武器持有国提诉具有什么意义?
太平洋的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了骄傲和尊严挺身而出。他们虽然是在超级核持有国美国的协助下才得以建国。但是作为一个亲身经验并了解核被害的国家,意识到了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子,有必要发出自己声音。然而,考虑到如果只是一个小国的单独发声,力量依旧有限,马绍尔群岛政府选择了与要求核武器废止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携手合作。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策略的外交手段。
提诉的背景之中,当然也不排除有希望以此来撬动和美国已陷入了僵局的核被害赔偿等问题的意图。如果马绍尔群岛的知名度提高,自然而然,其所受到的核被害也会引发更大的国际关注。实际上去年年底,有关这个议题的讨论专栏就已经被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而即将于4月底召开的核扩散防止条约(NPT)的研讨会,马绍尔群岛的政府代表演讲也势必会引起格外关注。
─在日本,对于同样受到核被害的马绍尔群岛,关心度绝对说不上高。
马绍尔群岛的核实验,开始于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后还不到一年之后的1946年7月。站在当时的美国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地点在核武器的开发上是具有连贯性的。美国的核开发,不可能缺少马绍尔群岛。因此我们在思考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同时,当然也不能忽略马绍尔群岛的存在。
马绍尔群岛人一直关注着被爆地广岛和长崎。他们认为,即使美国的调查再表示“没有问题”,这两个被爆地的市民也一定能够理解他们所遭受的疼苦与不安。他们认为马绍尔群岛也要建立类似广岛、长崎的个案工作者咨询制度等保护体系。在对待核被害问题上,必须活用日本的知识及经验。
─专家之间也有类似“这只不过是一个鲁莽的提诉”的评论。你怎么认为?
如果单根据判决的输赢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只会让我们陷入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以这次提诉为契机,将会带动更多的国际舆论。被爆地必须学习马绍尔群岛的行动力。一个人口只有约5万3千人的岛国,却以轻装上阵的决心,引起了世界强烈反弹。
去年4月,也就是距第五福龙丸等被曝的水下氢弹实验“Bravo”正好60年,马绍尔群岛向国际法庭提出了申述。这是一个被爆国为了加深对核被害历史的理解所迈出的新的一步。继承,就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超越时空吸取过去的历史教训。即将迎来被爆70周年的日本,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市民层面,其一举一动,均将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竹峰诚一郎
1977年生于兵库县伊丹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历任三重大学研究员等职,从2013年开始但任现职。亦是全球被爆者研究会的共同代表。近期著作有《马绍尔群岛 生活在看不到终点的核被害之中》。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和平学•国际社会论。
克里斯多福‧洛亚克总统于去年2月,第一次以马绍尔群岛总统的身分访问了广岛市,对原爆纪念馆以及被暴者证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广岛和长崎的被爆经验,本来应该成为阻止世界其他地方受到同样伤害的一个刹车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之后,仍然继续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核实验。
克里斯多福‧洛亚克总统谈道:“1970年代,我以法律学者的身分,经常到因作为核实验场而受害的郎格拉普等环礁进行调查。因此,我对于放射线障害、辐射尘等受害问题,可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然而,这次广岛的访问,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核武器被害及其影响的认识。在马绍尔群岛,只有机会直接听取受到辐射尘(黑雨)曝晒而出现急性状之人、或是因此而导致反复流产的妇女等的证言,却没有建立起其一座资料馆。我再次感到,马绍尔群岛最好也能有一座像广岛一样的资料纪念馆。因为美国政府所提供的数据,只有因高等级辐射尘而受害的被害者情报而已。但我认为,马绍尔群岛全岛都是伤害者。今后我们还将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继续向美国政府主张正义,要求赔偿。我们必须要解决核负遗产问题。而且,根据我国政府请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调查的结果,理事会于2012年公布了一份特别报告,督促美国政府提供实质上的追加补偿。这一建议,也得到(为大洋洲地区的合作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加盟国的支持。今后我们有决心继续与美国进行交涉,以便获得应该得到的补偿。”
<马绍尔群岛以及围绕核的大事要录>
1914年10月 日本军占领德领马绍尔群岛,展开实质的统治。
1944年2月 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
1945年8月 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6年3月 比基尼环礁原爆实验,强制驱离167位岛民
1946年7月 美国开始在比基尼群礁进行原爆实验
1947年7月 联合国承认美国的托管。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布,于马绍尔群岛“设
置永久核实验场”。
1948年4月 于埃内韦塔克环礁亦展开核实验。
1952年11月 美国于埃内韦塔克环礁进行史上第一次水下氢弹实验。
1954年3月 比基尼环礁的水下氢弹实验。造成第五福龙丸的被曝。美国将位于
下风处的郎格拉普环礁的岛民,移送至岛外。
1957年6月 依据美国的安全宣言,郎格拉普环礁的岛民归岛。
1958年6月 美国结束核实验。
1983年6月 与美国缔结了包含核实验被害补偿在内的自由连合协议。
1985年5月 郎格拉普环礁的325位岛民因放射能残留的健康危害,迁移至没有
居民的梅贾托岛。
1986年10月 作为美国的自由连合盟约国独立。
2003年4月 与美国缔结新自由连合协议,不过,核实验被害的追加补偿未能列
入其中。
2010年7月 比基尼环礁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9月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表报告,督促美国提供实质性的追加补偿。
2014年4月 向国际法庭(ICJ)对9个核持有国进行提诉。
“如果了解到了核的可怕,然道这不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行动吗?在核军缩缓慢而无进展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再不出声。”
位于日本东南方约4500公里的马绍尔群岛首都马朱罗,外交部长汤尼‧德布勒姆 (70),在能够眺望到被珊瑚礁围绕的平稳内海的自家阳台上,如此恳切地说到。这与作为岛民代表的彼得‧安捷先生在静冈县烧津市所发出的倾诉完全一致。只是这次则是一位政治家所发出的面对世界所的呼吁!
一个人口不过5万3千的岛国向国际法庭对9个核持有国提出控告的新闻,震惊了全世界。更何况,马绍尔群岛和美国政府之间缔结了自由联合协议,大约六成的国家预算需要依赖美国的经济援助。
在政府内主导这次提诉的德布勒姆氏,如此强调道:“身为核被害国,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对于没有忠实遵守核扩散防止条约(NPT)的核军缩义务之意图的美国政府,他说道:“作为一位老朋友,我劝戒他们必须采取更为认真的实际行动。”
这次的提诉,同时得到美国的非政府组织(NGO)“核时代平和基金会”以及国际反核法律家协会(IALANA)的支持。另外,除了全美市长会议表明支持这次提诉以外,反核和平团体的国际平和局(IPB)也予以了赞许并予以了颁奖,而波及市民的社会行动也正在扩大。
然而,马绍尔群岛国内的意见并未完全达成一致,这是因为提诉的文书中写进了“不要求对核被害的赔偿”的声明。
1983年,美国与欲从其托管中独立出来的马绍尔群岛缔结了自由联合协议。美国承认对比基尼、埃内韦塔克、郎格拉普、乌蒂里克的四个环礁造成的核被害,并支付了1亿5千万美元的补偿金。
因为协议的缔结,核被害问题被认为已经“完全结束”。从那以后,即使有正式文件显示4座环礁以外的地点亦受到了曝晒,即使有联合国理事会的劝告,美国对于追加赔偿的呼声一律采取了不予理会的态度。而当初以补偿金作为资本的被害基金,也已经在2009年用完,之后的岛民医疗经费一直没有办法得到落实。
这一背景下的提诉,引发了部分国内居民的不满。郎格拉普环礁选出的肯尼思‧科迪上议院议员(43)满怀疑虑的说道:“是不是会给美国政府带来一个我们已经放弃了追加赔偿金的误解。”岛屿的一部分地区虽然已经完成了除污工作,但担心放射能的岛民经过了61年仍然不敢回到家园。他表示:“除污工作的范围必须得到更一步的扩大。”
乌蒂里克环礁选出的日裔三世山村弘上议院议员(51)坦率地说道:“惹恼了美国政府确实有本利全失的可能,然而钱是一定要的。”因为超过300位岛民,仍然生活在尚未除污的岛上。
但是,两位议员并没有拟定出具体的方案,以便能够争取到美国的追加补偿。科迪议员告诉记者:“能够引起你们这些海外媒体的关注,即使只从这个层面而言,提诉也具有相当的意义。”
作为一个体会到核可怕性并饱受着核被害之苦难的国家之责任与义务,马绍尔群岛对ICJ提起的控诉。而作为利害关系国的NPT加盟国也有资格共同参与。对于“核时代之兄弟”的日本,德布勒姆先生如此呼吁道:“如同马绍尔群岛受到美国经济援助的保护一样,日本也受美国核之伞的保护。然而,我们不能让核武器反复引起悲剧的愿望应该是一致的吧。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必须团结、共同完成的大业吗!”
马绍尔群岛向ICJ提起的诉讼,现正进入了书面程序。
因违反核军缩义务而遭到提诉的分别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再加上未加盟NPT而持有核武器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以及反复进行核试验的北韩,一共有9个国家。马绍尔群岛主张,即使非NPT加盟国也必须履行已被确立的国际习惯法中的核军缩义务。
其中,裁判将以英国、印度、巴基斯坦为中心进行。因为这三个国家对ICJ的“强制管辖权”作过承诺。一旦遭到提诉,就必须接受裁判。剩下的6国没有予以反应,因此裁判无法进行的可能性极高。
然而,接受了ICJ的管辖权的3个国家也有不同的对应。印度和巴基斯坦主张核兵器的持有是“关系到国家主权的问题”,应该予以例外,管辖权无权介入。ICJ则要求两国分别于6月、7月底前提出答辩书,但两国是否会遵守期限予以有所回应,现在仍无从得知。而英国并没有提出对管辖权予以异议的主张,一般被认为将会在12月底前之前提出答辩书。
对英国的裁判,NPT对于核军缩义务的解释将成为争议点之一。依照ICJ的规定,NPT的加盟国被给予了作为当事者共同参加诉讼的权利。表明参加权利的期限截至于办理法庭口头答辩程序之前,大概是明年以后。被爆国日本作为宣布核兵器之非人道性的共同声明的主要力量,一个关心核军缩的国家,政府的对应将受到海内外的瞩目。
去年4月,马绍尔群岛向ICJ对美国提诉的同时,也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地区法院提出相同的控告。然而,联邦地区法院以“没有立场命令政府展开核军缩交涉”为由,驳回了提诉。
对于马绍尔群岛向ICJ的提诉,被爆国日本的反应可以说慢了半拍。日本等NPT加盟国,依照ICJ的规定,是被允许共同参加诉讼的。在日本国内也有一部分的NGO等表态支持这次裁判。然而政府只发表了一个“关注事态”的声明,对这次诉讼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作为唯一的战争被爆国,核军缩的领导”,其向世界所展示的态度,可谓含糊不清。
在第五福龙丸等被爆的比基尼日(3月1日)前的2月27日。岸田文雄外务大臣(广岛1区)在记者会上对此只谈到:“还只是在书面手续刚开始的阶段。”对于马绍尔群岛得提诉,政府似乎不愿表达明确意见。
对于核军缩,政府一贯坚持推行“具有现实意义并且有效的工作”之立场。反过来说,在尚无法取得包括对日本伸出“核保护伞”的美国等核武器持有国之广泛理解的话,政府基本上不会加入马绍尔群岛的行动。
不过,岸田外务大臣也提到:“将根据今后的推行情况进行判断。”还没有无明确地对这次诉讼予以否定。正是考虑到国内外的舆论的动向,才会显示出一个如此暧昧的态度。
日本政府也有过惨痛的教训。2013年4月,日本没有赞成80个国家签署的“关于核武器的人道影响共同声明”,引来了以被爆地为首的国内外舆论的猛烈批评。半年之后,日本政府态度转变,对于共同声明予以了支持。这次关于支持马绍尔群岛的提讼,政府也想看清楚,此事今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到底会扩展到什么地步。
另一方面,来自日本国内的NGO等团体之支持的声音不断出现。去年7月,日本反核法律家协会发表了支持马绍尔群岛提诉的声明。并将此声明递交了马绍尔诸岛的驻东京大使馆。创价协会还策划可一个取得了512万人次签名的赞同联署,也已于去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的关于核武器之非人道性国际会议上,递交给了马绍尔群岛的汤尼‧德布勒姆外交部长。
反核法律家协会的大久保贤一事务局长说:“这是一个提高世界的关心、敦促日本参加诉讼的好机会。”
日本船的被爆尚未解明
1954年3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进行水下氢弹实验。辐射尘(黑雨)波及到了静冈県焼津市鲔鱼渔船第五福龙丸,引起海内外的注目。其实,同样在太平洋海域工作日本船多达约千艘,被爆的全貌远未得到解明。
去年9月,根据进行持续追踪调查的工作的太平洋核被灾支持中心(高知県宿毛市)的情报公开要求,厚生劳働省公开了总计1900页的相关文书。提供了共556艘渔船的被爆情况的调查结果。对于被爆的剂量值,日本政府认为“大幅度低于国际基准,没有致癌等风险。”然而,一部分的专家反驳到:“内部被曝根本没有被予以考虑。”
基于此,厚劳省于1月,设置了重新评估第五福龙丸以外的前船员被爆状况的研究科。以所公布的资料、当时的文件为基础,重新展开被爆剂量值的推算工作。
在马绍尔诸岛的核实验
美国于1946至1958年,在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埃内韦塔克两座环礁上,共进行了67次水下氢弹实验。在与前苏联进行核开发竞争着一背景下,其总爆炸力如以TNT炸药换算的话,共计108百万吨,相当于7千颗的广岛原子弹。其中,1954年3月1日的水下氢弹实验“Bravo”的爆炸力,高至广岛原爆千倍的15百万吨,并导致了大量的辐射尘的扩散。周边的岛民,在没有接到任何事前通知下,遭到了放射线曝晒。日本的远洋鲔鱼渔船也不幸被曝,第五福龙丸无线通信长的久保山爱吉于半年之后死亡。这次被曝事件,也成为了之后反水下氢弹实验的一大契机。
关于国际法庭(ICJ)与围绕核武器论争
位于荷兰的ICJ,持有通过法律调解国家间的纷争、根据国际机关的要求给予当事国家之劝告的法定权利。对于核武器,ICJ曾于1994年根据联合国决议而进行过审理。时任広岛市长的平冈敬在法庭上控告核武器违反国际法,然而日本政府却陈述违法的主张。ICJ于1996发出劝告性的意见:“核武器的使用、威吓,原则上违反国际法及人道相关之法律。”但对于国家面临危机存亡之际以自卫为目的行为,则“无从判断是违法,或是合法”。
自由连合协定和核被害补偿
1983年马绍尔群岛与美国缔结了协议。1986年,马绍尔群岛根据此协议从联合国的托管中独立建国。美国得到了在马绍尔群岛之军事和安全保障的权限,作为交换,马绍尔群岛则获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以及作为核实验被害补偿的1亿5千万美元。2003年协议改订时,马绍尔群岛要求追加对核实验被害的补偿,然而美国政府则认为该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未予以采纳。此外,被认定为遭受到核被害的环礁其他自治团体,也在直接与美国进行交涉。1996年,郎格拉普环礁得到了以推动再定居活动为名的4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援。
核扩散防止条约(NPT)
核扩散防止条约是规定核军缩的唯一条约。大约有190个国家加盟。此条约承认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国持有核武的权利,但作为交换条件,这些国家应该承担起核军缩之义务。条约亦承认非核持有国有原子能之“平和利用”的权利。NPT条约于1970年生效,1995年达成了条约无期限延长的合意。日本于1976年获准加盟。不过,事实上持有核武器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三国并未加盟。而北韩则于2003年宣布退出了条约。每5年一次点检条约运作情况的再检讨会议,将于4月27 日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召开。
(刊登于2015年3月14日晨报)
从1946年至1958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前后共进行了67次的水下氢弹实验。特别是1954年3月1日发生在比基尼环礁的水下氢弹实验“Bravo”,其威力高达到广岛原子弹约千倍的15兆顿,降下了大量的辐射尘“黑雨”。隶属于烧津港的鲔鱼渔船第五福龙丸的船员们,就是遭到了这次爆炸的辐射曝晒。
安捷先生出身于有86位岛民被曝了的朗格拉普环礁。亲属们饱受掉发、痢疾等急性症状的困扰。三年之后美国虽然发布了安全宣言,让居民重新回到岛上,但岛民之间仍不断有甲状腺机能障碍、流产、死胎等病症的发生。结果导致全岛居民不得不再次离开岛礁。“难道这就是全人类的幸福吗?”安捷先生的语气中透露出了无限悔恨。
去年4月,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政府认为,核武器持有国违反了国际法上的核军缩义务,因此向荷兰的国际法庭提出了控告。
“我们不做,谁来做? 现在不做,何时做?”安捷先生举起拳头。小小岛国发出的这一呐喊,像刺一般刺进了被爆国日本,引起了大家的深刻反思。(藤村润平)
南方之岛的控告
去年4月,马绍尔群岛政府认为核武器持有国违反了国际法上的核军缩义务,因此向国际法庭提出了控告。这是美军曾进行过67次核实验的小岛所提出一个呼唤实现“零核武的世界”的呐喊。马绍尔群岛希望通过无止境的核被害及其赔偿问题,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关注。(藤村润平)
实验已过半世纪 然苦难仍在延续
■岛民“想回到”记忆的故乡
美国在马绍尔群岛重复进行的核实验,在这座曾有过“珍珠项链”之称的珊瑚礁岛屿及生活在此的岛民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爪痕。距离1958年最后一次实验,时间已经度过了大半个世纪。然而直到现在,苦难仍在持续。
“好像西边的天空升起了一个太阳一样,我还在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紧接着咚的一声巨响,我看到了椰子树在摇晃……”。出身于朗格拉普环礁,现在居住在首都马朱罗的拉玫欧‧艾柏女士(74),对于导致日本鲔鱼渔船第五福龙丸被爆的1954年3月1日的水下氢弹实验,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中断的文化
第67次的实验造成了最大规模的核爆发,炸碎并卷起了作为实验场的比基尼环礁中的珊瑚,以致向东大约170公里内的海域也降下了辐射尘。所谓的“黑雨”,腐蚀了86位岛民 (包括4个婴儿)的身躯,也污染了祖先们留下来的土地。
美国医生团调查了岛民健康状况,根据其调查报告指出,到被曝13年后的1967年为止,被爆时10岁以下的19人中,有14人并发了甲状腺障碍,同时流产、死产的孕妇也在急速增加。
当时13岁的艾柏女士,后也因为癌症而切除了甲状腺,并且还经历了两次的流产。她说:“因为核武器,我的人生被弄得乱七八糟。美国政府无法予以信任。”她已经不再想回到已完成部分地区除污工作的朗格拉普岛了。因为她曾相信了美国颁布的“安全宣言”,重回到岛上,导致了健康再度受损,不得不再次从岛上迁离。无疑,那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记忆。
艾柏女士对于无法将故乡丰富的自然及传统文化传承给后代感到遗憾。不过,她表情严肃地说:“难道要让子孙们继承不想要的负遗产吗?现在我们只有让核武器消失!”
强制的驱离
成为实验场后的比基尼环礁,有167位居民被强制离开了已经住惯了的家园。现在,当时岛民及其子孙增加到了大约700余人,主要生活在比基尼环礁东南方约760公里的的吉利岛。因为要与美国能源省(DOE)进行会谈,一郎‧马克先生(72)来到了首都马朱罗。他表示:“待在缺乏粮食的孤岛非常辛苦。如果天候不佳,配给的食物无法按时送达,我们就会陷入了饥饿状态。”
吉利岛本来是座无人岛,与马绍尔群岛的多数的环礁不同,吉利岛没有平稳的内海,因此无法捕捞椰子蟹等食材。岛民的主要食物是美国政府作为补偿而配给的罐头。大浪拍打的小岛,只要天候状况不佳,运输船便无法靠岸。而且,岛民也被迫中断了用独木舟捕鱼的传统文化。
1968年实验完成之后,美国政府在比基尼环礁的除污作业告一段落,也像朗格拉普一样发布过了“安全宣言”。回到岛上的岛民,重建了学校和教会。然而不久却因尿液中检测出了钸成分。美国政府不得不于1978年撤销宣言,再度封闭了比基尼环礁。
“我想回到住习惯了的地方。如果有困难的话,至少想迁到一个粮食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去。”马克先生的眼眶变得有点湿润,如此深情地说道。此时此刻,在马克先生的记忆里,一定回想到了童年那美丽富饶的故乡。他用已经变得有点半生不熟的方言,见证了一段残酷的人生经历。
請教明星大學・竹峰誠一郎副教授
提诉 触动国际政治舆论的可能性
日本应该如何理解马绍尔群岛的提诉?中国新闻的记者请教了在当地进行核被害调查的明星大学(东京都日野市)竹峰诚一郎副教授。
─马绍尔群岛向国际法庭,对核武器持有国提诉具有什么意义?
太平洋的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了骄傲和尊严挺身而出。他们虽然是在超级核持有国美国的协助下才得以建国。但是作为一个亲身经验并了解核被害的国家,意识到了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子,有必要发出自己声音。然而,考虑到如果只是一个小国的单独发声,力量依旧有限,马绍尔群岛政府选择了与要求核武器废止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携手合作。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策略的外交手段。
提诉的背景之中,当然也不排除有希望以此来撬动和美国已陷入了僵局的核被害赔偿等问题的意图。如果马绍尔群岛的知名度提高,自然而然,其所受到的核被害也会引发更大的国际关注。实际上去年年底,有关这个议题的讨论专栏就已经被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而即将于4月底召开的核扩散防止条约(NPT)的研讨会,马绍尔群岛的政府代表演讲也势必会引起格外关注。
─在日本,对于同样受到核被害的马绍尔群岛,关心度绝对说不上高。
马绍尔群岛的核实验,开始于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后还不到一年之后的1946年7月。站在当时的美国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地点在核武器的开发上是具有连贯性的。美国的核开发,不可能缺少马绍尔群岛。因此我们在思考向广岛投下原子弹的同时,当然也不能忽略马绍尔群岛的存在。
马绍尔群岛人一直关注着被爆地广岛和长崎。他们认为,即使美国的调查再表示“没有问题”,这两个被爆地的市民也一定能够理解他们所遭受的疼苦与不安。他们认为马绍尔群岛也要建立类似广岛、长崎的个案工作者咨询制度等保护体系。在对待核被害问题上,必须活用日本的知识及经验。
─专家之间也有类似“这只不过是一个鲁莽的提诉”的评论。你怎么认为?
如果单根据判决的输赢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只会让我们陷入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以这次提诉为契机,将会带动更多的国际舆论。被爆地必须学习马绍尔群岛的行动力。一个人口只有约5万3千人的岛国,却以轻装上阵的决心,引起了世界强烈反弹。
去年4月,也就是距第五福龙丸等被曝的水下氢弹实验“Bravo”正好60年,马绍尔群岛向国际法庭提出了申述。这是一个被爆国为了加深对核被害历史的理解所迈出的新的一步。继承,就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超越时空吸取过去的历史教训。即将迎来被爆70周年的日本,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市民层面,其一举一动,均将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竹峰诚一郎
1977年生于兵库县伊丹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历任三重大学研究员等职,从2013年开始但任现职。亦是全球被爆者研究会的共同代表。近期著作有《马绍尔群岛 生活在看不到终点的核被害之中》。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和平学•国际社会论。
负的遗产 全力解决
克里斯多福‧洛亚克总统
克里斯多福‧洛亚克总统于去年2月,第一次以马绍尔群岛总统的身分访问了广岛市,对原爆纪念馆以及被暴者证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广岛和长崎的被爆经验,本来应该成为阻止世界其他地方受到同样伤害的一个刹车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之后,仍然继续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核实验。
克里斯多福‧洛亚克总统谈道:“1970年代,我以法律学者的身分,经常到因作为核实验场而受害的郎格拉普等环礁进行调查。因此,我对于放射线障害、辐射尘等受害问题,可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然而,这次广岛的访问,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核武器被害及其影响的认识。在马绍尔群岛,只有机会直接听取受到辐射尘(黑雨)曝晒而出现急性状之人、或是因此而导致反复流产的妇女等的证言,却没有建立起其一座资料馆。我再次感到,马绍尔群岛最好也能有一座像广岛一样的资料纪念馆。因为美国政府所提供的数据,只有因高等级辐射尘而受害的被害者情报而已。但我认为,马绍尔群岛全岛都是伤害者。今后我们还将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继续向美国政府主张正义,要求赔偿。我们必须要解决核负遗产问题。而且,根据我国政府请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调查的结果,理事会于2012年公布了一份特别报告,督促美国政府提供实质上的追加补偿。这一建议,也得到(为大洋洲地区的合作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加盟国的支持。今后我们有决心继续与美国进行交涉,以便获得应该得到的补偿。”
<马绍尔群岛以及围绕核的大事要录>
1914年10月 日本军占领德领马绍尔群岛,展开实质的统治。
1944年2月 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
1945年8月 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6年3月 比基尼环礁原爆实验,强制驱离167位岛民
1946年7月 美国开始在比基尼群礁进行原爆实验
1947年7月 联合国承认美国的托管。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布,于马绍尔群岛“设
置永久核实验场”。
1948年4月 于埃内韦塔克环礁亦展开核实验。
1952年11月 美国于埃内韦塔克环礁进行史上第一次水下氢弹实验。
1954年3月 比基尼环礁的水下氢弹实验。造成第五福龙丸的被曝。美国将位于
下风处的郎格拉普环礁的岛民,移送至岛外。
1957年6月 依据美国的安全宣言,郎格拉普环礁的岛民归岛。
1958年6月 美国结束核实验。
1983年6月 与美国缔结了包含核实验被害补偿在内的自由连合协议。
1985年5月 郎格拉普环礁的325位岛民因放射能残留的健康危害,迁移至没有
居民的梅贾托岛。
1986年10月 作为美国的自由连合盟约国独立。
2003年4月 与美国缔结新自由连合协议,不过,核实验被害的追加补偿未能列
入其中。
2010年7月 比基尼环礁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9月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表报告,督促美国提供实质性的追加补偿。
2014年4月 向国际法庭(ICJ)对9个核持有国进行提诉。
核被害国 正视责任与义务
■提诉 围绕提诉的赞反两方
“如果了解到了核的可怕,然道这不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行动吗?在核军缩缓慢而无进展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再不出声。”
位于日本东南方约4500公里的马绍尔群岛首都马朱罗,外交部长汤尼‧德布勒姆 (70),在能够眺望到被珊瑚礁围绕的平稳内海的自家阳台上,如此恳切地说到。这与作为岛民代表的彼得‧安捷先生在静冈县烧津市所发出的倾诉完全一致。只是这次则是一位政治家所发出的面对世界所的呼吁!
一个人口不过5万3千的岛国向国际法庭对9个核持有国提出控告的新闻,震惊了全世界。更何况,马绍尔群岛和美国政府之间缔结了自由联合协议,大约六成的国家预算需要依赖美国的经济援助。
在政府内主导这次提诉的德布勒姆氏,如此强调道:“身为核被害国,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对于没有忠实遵守核扩散防止条约(NPT)的核军缩义务之意图的美国政府,他说道:“作为一位老朋友,我劝戒他们必须采取更为认真的实际行动。”
这次的提诉,同时得到美国的非政府组织(NGO)“核时代平和基金会”以及国际反核法律家协会(IALANA)的支持。另外,除了全美市长会议表明支持这次提诉以外,反核和平团体的国际平和局(IPB)也予以了赞许并予以了颁奖,而波及市民的社会行动也正在扩大。
不求赔偿
然而,马绍尔群岛国内的意见并未完全达成一致,这是因为提诉的文书中写进了“不要求对核被害的赔偿”的声明。
1983年,美国与欲从其托管中独立出来的马绍尔群岛缔结了自由联合协议。美国承认对比基尼、埃内韦塔克、郎格拉普、乌蒂里克的四个环礁造成的核被害,并支付了1亿5千万美元的补偿金。
因为协议的缔结,核被害问题被认为已经“完全结束”。从那以后,即使有正式文件显示4座环礁以外的地点亦受到了曝晒,即使有联合国理事会的劝告,美国对于追加赔偿的呼声一律采取了不予理会的态度。而当初以补偿金作为资本的被害基金,也已经在2009年用完,之后的岛民医疗经费一直没有办法得到落实。
这一背景下的提诉,引发了部分国内居民的不满。郎格拉普环礁选出的肯尼思‧科迪上议院议员(43)满怀疑虑的说道:“是不是会给美国政府带来一个我们已经放弃了追加赔偿金的误解。”岛屿的一部分地区虽然已经完成了除污工作,但担心放射能的岛民经过了61年仍然不敢回到家园。他表示:“除污工作的范围必须得到更一步的扩大。”
“钱是要的”
乌蒂里克环礁选出的日裔三世山村弘上议院议员(51)坦率地说道:“惹恼了美国政府确实有本利全失的可能,然而钱是一定要的。”因为超过300位岛民,仍然生活在尚未除污的岛上。
但是,两位议员并没有拟定出具体的方案,以便能够争取到美国的追加补偿。科迪议员告诉记者:“能够引起你们这些海外媒体的关注,即使只从这个层面而言,提诉也具有相当的意义。”
作为一个体会到核可怕性并饱受着核被害之苦难的国家之责任与义务,马绍尔群岛对ICJ提起的控诉。而作为利害关系国的NPT加盟国也有资格共同参与。对于“核时代之兄弟”的日本,德布勒姆先生如此呼吁道:“如同马绍尔群岛受到美国经济援助的保护一样,日本也受美国核之伞的保护。然而,我们不能让核武器反复引起悲剧的愿望应该是一致的吧。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必须团结、共同完成的大业吗!”
诉讼的流程和展望“核军缩义务”的争论点之一
马绍尔群岛向ICJ提起的诉讼,现正进入了书面程序。
因违反核军缩义务而遭到提诉的分别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再加上未加盟NPT而持有核武器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以及反复进行核试验的北韩,一共有9个国家。马绍尔群岛主张,即使非NPT加盟国也必须履行已被确立的国际习惯法中的核军缩义务。
其中,裁判将以英国、印度、巴基斯坦为中心进行。因为这三个国家对ICJ的“强制管辖权”作过承诺。一旦遭到提诉,就必须接受裁判。剩下的6国没有予以反应,因此裁判无法进行的可能性极高。
然而,接受了ICJ的管辖权的3个国家也有不同的对应。印度和巴基斯坦主张核兵器的持有是“关系到国家主权的问题”,应该予以例外,管辖权无权介入。ICJ则要求两国分别于6月、7月底前提出答辩书,但两国是否会遵守期限予以有所回应,现在仍无从得知。而英国并没有提出对管辖权予以异议的主张,一般被认为将会在12月底前之前提出答辩书。
对英国的裁判,NPT对于核军缩义务的解释将成为争议点之一。依照ICJ的规定,NPT的加盟国被给予了作为当事者共同参加诉讼的权利。表明参加权利的期限截至于办理法庭口头答辩程序之前,大概是明年以后。被爆国日本作为宣布核兵器之非人道性的共同声明的主要力量,一个关心核军缩的国家,政府的对应将受到海内外的瞩目。
去年4月,马绍尔群岛向ICJ对美国提诉的同时,也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地区法院提出相同的控告。然而,联邦地区法院以“没有立场命令政府展开核军缩交涉”为由,驳回了提诉。
日本的反应 “关注事态”政府保持距离
对于马绍尔群岛向ICJ的提诉,被爆国日本的反应可以说慢了半拍。日本等NPT加盟国,依照ICJ的规定,是被允许共同参加诉讼的。在日本国内也有一部分的NGO等表态支持这次裁判。然而政府只发表了一个“关注事态”的声明,对这次诉讼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作为唯一的战争被爆国,核军缩的领导”,其向世界所展示的态度,可谓含糊不清。
在第五福龙丸等被爆的比基尼日(3月1日)前的2月27日。岸田文雄外务大臣(广岛1区)在记者会上对此只谈到:“还只是在书面手续刚开始的阶段。”对于马绍尔群岛得提诉,政府似乎不愿表达明确意见。
对于核军缩,政府一贯坚持推行“具有现实意义并且有效的工作”之立场。反过来说,在尚无法取得包括对日本伸出“核保护伞”的美国等核武器持有国之广泛理解的话,政府基本上不会加入马绍尔群岛的行动。
不过,岸田外务大臣也提到:“将根据今后的推行情况进行判断。”还没有无明确地对这次诉讼予以否定。正是考虑到国内外的舆论的动向,才会显示出一个如此暧昧的态度。
日本政府也有过惨痛的教训。2013年4月,日本没有赞成80个国家签署的“关于核武器的人道影响共同声明”,引来了以被爆地为首的国内外舆论的猛烈批评。半年之后,日本政府态度转变,对于共同声明予以了支持。这次关于支持马绍尔群岛的提讼,政府也想看清楚,此事今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到底会扩展到什么地步。
另一方面,来自日本国内的NGO等团体之支持的声音不断出现。去年7月,日本反核法律家协会发表了支持马绍尔群岛提诉的声明。并将此声明递交了马绍尔诸岛的驻东京大使馆。创价协会还策划可一个取得了512万人次签名的赞同联署,也已于去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的关于核武器之非人道性国际会议上,递交给了马绍尔群岛的汤尼‧德布勒姆外交部长。
反核法律家协会的大久保贤一事务局长说:“这是一个提高世界的关心、敦促日本参加诉讼的好机会。”
日本船的被爆尚未解明
1954年3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进行水下氢弹实验。辐射尘(黑雨)波及到了静冈県焼津市鲔鱼渔船第五福龙丸,引起海内外的注目。其实,同样在太平洋海域工作日本船多达约千艘,被爆的全貌远未得到解明。
去年9月,根据进行持续追踪调查的工作的太平洋核被灾支持中心(高知県宿毛市)的情报公开要求,厚生劳働省公开了总计1900页的相关文书。提供了共556艘渔船的被爆情况的调查结果。对于被爆的剂量值,日本政府认为“大幅度低于国际基准,没有致癌等风险。”然而,一部分的专家反驳到:“内部被曝根本没有被予以考虑。”
基于此,厚劳省于1月,设置了重新评估第五福龙丸以外的前船员被爆状况的研究科。以所公布的资料、当时的文件为基础,重新展开被爆剂量值的推算工作。
在马绍尔诸岛的核实验
美国于1946至1958年,在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埃内韦塔克两座环礁上,共进行了67次水下氢弹实验。在与前苏联进行核开发竞争着一背景下,其总爆炸力如以TNT炸药换算的话,共计108百万吨,相当于7千颗的广岛原子弹。其中,1954年3月1日的水下氢弹实验“Bravo”的爆炸力,高至广岛原爆千倍的15百万吨,并导致了大量的辐射尘的扩散。周边的岛民,在没有接到任何事前通知下,遭到了放射线曝晒。日本的远洋鲔鱼渔船也不幸被曝,第五福龙丸无线通信长的久保山爱吉于半年之后死亡。这次被曝事件,也成为了之后反水下氢弹实验的一大契机。
关于国际法庭(ICJ)与围绕核武器论争
位于荷兰的ICJ,持有通过法律调解国家间的纷争、根据国际机关的要求给予当事国家之劝告的法定权利。对于核武器,ICJ曾于1994年根据联合国决议而进行过审理。时任広岛市长的平冈敬在法庭上控告核武器违反国际法,然而日本政府却陈述违法的主张。ICJ于1996发出劝告性的意见:“核武器的使用、威吓,原则上违反国际法及人道相关之法律。”但对于国家面临危机存亡之际以自卫为目的行为,则“无从判断是违法,或是合法”。
自由连合协定和核被害补偿
1983年马绍尔群岛与美国缔结了协议。1986年,马绍尔群岛根据此协议从联合国的托管中独立建国。美国得到了在马绍尔群岛之军事和安全保障的权限,作为交换,马绍尔群岛则获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以及作为核实验被害补偿的1亿5千万美元。2003年协议改订时,马绍尔群岛要求追加对核实验被害的补偿,然而美国政府则认为该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未予以采纳。此外,被认定为遭受到核被害的环礁其他自治团体,也在直接与美国进行交涉。1996年,郎格拉普环礁得到了以推动再定居活动为名的4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援。
核扩散防止条约(NPT)
核扩散防止条约是规定核军缩的唯一条约。大约有190个国家加盟。此条约承认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国持有核武的权利,但作为交换条件,这些国家应该承担起核军缩之义务。条约亦承认非核持有国有原子能之“平和利用”的权利。NPT条约于1970年生效,1995年达成了条约无期限延长的合意。日本于1976年获准加盟。不过,事实上持有核武器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三国并未加盟。而北韩则于2003年宣布退出了条约。每5年一次点检条约运作情况的再检讨会议,将于4月27 日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召开。
(刊登于2015年3月14日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