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岛:有关原子弹爆炸后的七十年历史

“来自广岛的反思 被爆70周年” 与亚洲邻国一同实现废核

  韩国一方面与公开声明持有核武器的朝鲜相持不下,一方面又与日本相同,坚持无核政策却又身处美国的“核保护伞”之下。在其沦为日本殖民地的时代,有不少国民远渡重洋,来到广岛与长崎之后,遭到了原爆的袭击。如今,日本与其邻国的关系由于历史认识等问题而逐渐降温。针对如何使日韩两国在面向废除核武器时,展现出合作态势这一问题,以下将把东北亚无核武器区构想纳入视野加以探讨。(道面雅量、金崎由美)

跨越对立关系,实现日韩协力

前总领事的心愿:“从根源开始合作,使国家采取行动。”

  在东京银座的街头可以看到一个40人左右的游行队伍。队伍前排举着一张横幅,上面写道:“赶走朝鲜人。”同时,巨大的骂声回荡在空中。虽然游行中提到了独岛和慰安妇问题,但发言在整体上都属于单方面对于特定民族进行的辱骂,属于典型的仇恨言论。队伍中,还有人手持“非韩三原则”的标语牌,上面写着“(与韩国)不关联”等口号。这是对非核三原则的模仿。

  在队伍行进的道路两侧,也可以看到前来抗议而聚集的人浪。为了应对冲突,警察在游行队伍的四周组成了人墙。从都内赶来抗议的一名女性愤慨地说道:“太过分了。这严重破坏了日本与在日韩国人以及邻国民众之间的关系。”

对于仇恨言论的担忧

  从2013年左右起,仇恨言论的次数增加与过激化成为了日本的一大社会问题。对此,前韩国驻广岛总领事辛亨根表示:“虽然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但还是很担心。原因在于,这些活动展现出了日本民众无视殖民地统治以及战争等负面历史的动向。”

  辛亨根的父亲泳洙曾投身于在韩被爆者发起的运动中。而对活动提供支持的是那些正视并希望克服负面历史的日本人。辛先生说道:“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跨越国境向世界控诉原爆的非人道性。父亲殷切期盼的核武器废除也将渐行渐远。”

  1942年,泳洙先生在战时来到日本。1945年,他在广岛市军方指定的制药公司工作。据辛先生说,这是一份“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 泳洙先生在距离爆炸中心约1.2千米处的电车站台遭到原爆袭击后,脸部等位置出现了大面积烧伤。之后,他回到祖国并在1967年参与了韩国人原子弹爆炸受害者援助协会的成立工作。如今的韩国人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协会便是由此演变而来的。1974年,泳洙先生在赴日治疗期间,获得了被爆者手册。这对于在韩被爆者来说还属首次。

对日方的牺牲表示感激

  使辛先生的父亲受到原爆伤害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殖民地统治。对此,辛先生感到十分憎恶。另一方面,当时父亲参与的运动得到了许多日本人的支持。在与那些人进行交流之后,辛先生深受感动。对此,他回顾道:“目前在韩被爆者受到的补助水准归功于他们作出的牺牲。”

  在出任广岛总领事后,辛先生在广岛大学研究生院以日韩市民的群众性合作为中心,将上述经过汇总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对此,他说道:“我希望日本民众能够知道,仅在被爆者问题上,日韩双方在过去已经做过很多努力并结出了果实。同时,也希望能够将这一事实传达给韩国民众。希望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行事而使之前的积累化为泡影。”

  去年夏天,辛先生卸任了总领事一职。如今,他在一家中国贸易公司的驻首尔办事处担任顾问。除了广岛,辛先生还担任过中国青岛、沈阳的总领事。作为一名原外交官,解除东北亚冷战结构、确立和平态势是辛先生一直以来的夙愿。

  从辛先生工作的办事处所在的首尔市街向西北方向前进50公里,便可以到达坡州市的临津阁。从那里可以一览韩国与朝鲜的军事分界线的周边情况。在这条位于北纬38度的分界线上密布着铁丝网。附近的栅栏上,可以看到无数个希望朝鲜半岛实现和平统一而系上的蝴蝶结。

  朝鲜为了维持体制而孤注一掷地选择保有核武器。而另一方面是同样在增强核战力的中国的大国化。面对如何才能够敦促前者放弃保有核武器,如何应对后者的大国化这一问题,辛先生虽然表示道:“这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得到答案的问题。”但紧接着,他如此说道:

  “从被爆者数量来看,韩国仅次于日本。对于作为被爆国的这两个国家来说,必须在今后贯彻废核政策,缓解地域的紧张局势。如果市民能够合力促使政府‘正视历史’,那么便会迎来解决问题的曙光。”

--------------------

如今的韩国舆论

为了应对朝鲜,韩国也需要进行核武装

  位于首尔市内的“战争纪念馆”规模巨大。基于如果朝鲜的核弹击中韩国首都首尔的想象,纪念馆内有一个控诉核武器威胁的角落。

  在以朝鲜战争的历史为中心展出的场馆内,有许多以学校为单位前来参观的访客。一名从市内中学前来的男学生(13岁)说道:“原来只要一枚就能给首尔造成如此严重的打击。”另一名男学生(13岁)说道:“我认为韩国不应该持有核武器。但是我对美国是否能够永远为韩国提供保护感到不安。”

  2006年,朝鲜首次对外宣称“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与朝鲜保持休战状态的韩国作为核不扩散条约(NPT)的加盟国而不持有核武器。从1991年起,驻韩美军便撤去了战术核武器。然而,持续开发核武器的朝鲜与日本一起持续动摇着韩国的舆论与政策。

  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之后,韩国民间研究机构之一的峨山政策研究院立即对1000名19岁以上的韩国民众进行了舆论调查。在作为对抗,韩国是否也应当进行核武装这一问题上,有66.5%的受调者选择了“赞成”。对此,负责舆论调查的金知主编(43岁)解释道:“受调者的年龄越小,越倾向于持有核武器。不满30岁的人群中便有5成对此表示赞成。”在2014年7月进行的调查中,表示赞成的人数则占到了全体的52.7%。

  面对如此舆论是否存在颠覆韩国无核政策的可能性这一问题,曾在90年代的韩国国防部负责核政策的现国防大学教授韩庸燮这样说道:“在目前韩美同盟的强固关系下,为了进行核武装而不惜退出NPT的选项是无法想象的。舆论也十分了解朝鲜国力的疲惫,应该不会发出过激化言论。”

  韩教授反而认为应当警惕韩国民众对于日本的看法。他说道:“虽然日本坚持‘非核三原则’,但是由于大量保有制造核武器的钚而使人产生疑问。”

  2014年6月,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报告钚的保有量时,受到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而没有被使用的燃料中,有640千克没有被上报。而日本的举动被报道为“漏报”。当时,韩国媒体普遍的反应为:“日本的核武装嫌疑正在增大”。

  对此,熟悉日韩原子能政策的光云大学教授全镇浩(52岁)表示:“在核能输出上同样与日本形成竞争的韩国国内,希望本国能够发展核燃料循环并保有钚的声音越发有力。”事实上,通过22日进行的《韩美原子能协定》修订,韩方受到的限制得到了部分缓和。

  日本与韩国至今都没有保有核武器却一直处于美国的“核保护伞”之下。如今两国的关系依旧毫无改善,随着双方围绕核政策的猜忌不断加深,东北亚非核化的实现离我们渐行渐远。

--------------------

日韩市民合作的课题

  对于为了实现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日韩两国的市民应当如何进行合作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丰永惠三郎先生(79岁)与金英丸(42岁)先生。丰永先生作为“韩国原子弹爆炸受害者救助市民会”广岛支部部长,长期致力于被爆者的交流和支援工作。金先生则作为首尔市的“民族问题研究所”对外合作组组长,从事韩国近现代史中的对日关系分析。

“韩国原子弹爆炸受害者救助市民会”广岛支部部长 丰永惠三郎先生

希望年轻人之间进行率直对话

  我与韩国大邱市的青年团体之间一直保持着交流。5年前,我为当地举行的原爆展提供了支援。当我前往现场后,发现展览被放在了地铁过道内进行。虽然我向对方说道:“应该租借一个场馆使大家慢慢地参观。”但是对方却回应道:“就算那样做了也没有人会来。只有采取目前的方法才能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我深刻感受到韩国社会对于原爆受害的关心与日本存在落差。另一方面,那些年轻人们为了使人们能够得知并了解相关内容而果敢地试图制造出能够成为契机的场合。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可靠。

  我的活动其实是因一次偶然的遭遇而开始的。我曾经作为高中老师于1971年前往韩国进行海外研修。出发前一日,在我当时住宿的宾馆内的电视上播放了在韩被爆者的身影。受到冲击的我在研修期间忙里偷闲,前去与被爆者见了面。

  对于那些被爆者并没有受到正当的援助,我感到很愤怒。之后,我便成为了市民支援会的成员并成立了广岛支部。至今,我已经为数件诉讼提供了帮助。为了推动并使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运动,我们总是将这一问题作为具有普遍性的人权问题进行呼吁并倡导“被爆者不分国界”。如今,有关核武器非人道性的讨论正在推动着废核运动。这也应当与上述理念一致。

  如今的日韩关系之恶劣固然使人担心,但是以人权视点考虑核问题的两国年轻一代却令人期待。在韩国,那些对殖民统治记忆犹新的世代虽然将原爆理解为解放的象征,但年轻人们却没有那种印象。包括历史认识的问题在内,如果两国的年轻一代能够率直地交换意见,将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民族问题研究所”(首尔)对外合作组组长金英丸先生

不被历史问题左右

  在韩国,被爆者与从军慰安妇等问题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日本没有偿还的战后补偿。为了传达核武器的威胁,被爆者会被要求进行证言。而在韩国,这样的机会与日本相比少得可怜。

  而在慰安妇问题上,国民关心程度占压倒性的优势。这不得不说国民对于废除核武器以及核军缩的关心非常薄弱。原因之一在于,日本人通过原爆强调自己的被害者意识这一点使韩国民众感到反感。

  但是我认为,对于原爆把韩国从殖民统治中解救出来的观点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正在减少。原因在于,面对朝鲜的核武器开发,民众对于核被害恐怖性的认识得到了加深。韩国国内一直进行着对于被爆者子女的支援行动,而我也参与到了其中。这为反核运动打下了根基。 如果能够与日本更好地进行合作,运动的根基应当会变得更为坚实。

  我所担心的依旧是历史问题会成为两国关系的阻碍。如今,安倍晋三政权与朴槿惠政权的活动方式可能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对于市民来说,在不受政府动向影响的同时,携手致力于各自的课题并以成果促使政府采取行动是十分重要的。

  我25岁那年,日本正处于战时状态。当时,我受到征召前往北海道从事水坝与铁路的建设,并参加了发掘朝鲜半岛遇难者遗骨的日韩共同研究会。在此之后,我受到研究会成员的支持,一直往返于日韩开展和平运动。虽然废除核武器作为目标来看十分巨大,但是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羁绊,我们将一步一步逼近终点。

实现地域和平的新道路

面向无核化的建议:将构想转变为“缓和紧张关系”

  朝鲜在最近9年间共强行实施了3次核试验。俄罗斯通过乌克兰问题显露出了对核战力的依赖。中国由于核战力不透明而遭到批判。而被上述国家包围的日本与韩国目前正处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之下……

  放眼东北亚地区的实际情况,通向废除核武器的道路无比艰险。讨论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至今也是毫无下文。

  为了寻找打破僵局的良策,长崎市的长崎大学废除核武器研究中心(RECNA)针对“东北亚无核武器区”的设立于本月发表了提案。

在NPT会议上进行呼吁

  刚从前中心主任梅林宏道先生手中接过重任不久的铃木达治教授(64岁)坚定地说道:“仅仅敦促朝鲜进行无核化是毫无作用的。我们应当转变思考的角度,使周边国家参与到无核武器区的交涉中来,以此将地区的紧张导向缓和。”

  27日,核不扩散条约(NPT)审议大会将拉开帷幕。期间,RECNA将会召开一次集会并在190个加盟国面前发表提案。对此,铃木教授表示:“我会忠实传达这一来自被爆地的提案。”目前,他与同行的副教授中村桂子(42岁)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正忙碌地进行着准备工作。

  此次提案为一个“3+3”提案。数字的总和代表着当事国的个数。其中内容包括,希望日本、韩国、朝鲜宣言不持有核武器,同时使中、美、俄三国保证不使用核武器进行攻击或威胁。提案直指核不扩散条约的缔结。为此,RECNA敦促大会签署一份《综合框架协议》,以便尽快为“休战”状态的朝鲜战争正式画上句号,并常设能够讨论安全保障相关课题的理事会。

  三年前,长崎大学设立了RECNA。在那之后,各国原政府高官、安全保障专家们和工作人员便围绕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讨论。同时,广岛市立大学下属的广岛和平研究所通过协助或共同主办的方式与RECNA召开了国际研究会。在本年度之后,RECNA将继续对提案进行润色并采取具体的行动。

  而构想能否转变为现实的政策则取决于政府。在对外宣布提案10天后,铃木主任一行造访了外务省,希望政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他感到RECNA的提案并非一味地呼吁废核,而是积极给出了“应该如此前进”的建议,这使对方给出了一定的评价。但是,对于常年向美国寻求核威慑力的日本政府来说,迈出通向“不依赖核武器的安全保障区域”的一步并非易事。

舆论支持十分重要

  去年12月,曾肩负美政权下若干重责的原政府高官莫尔顿•海尔伯林(76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道:“无核武器区才能为日本的安全保障带来益处,而日韩两国的领导将成为突破口。其中,日本的领导尤为关键。”此外,海尔伯林对于东北亚无核武器区的构想表现出强烈的支持。RECNA的提案能够得势,同样归功于熟知美国核战略与日美同盟的海尔伯林的“参战”。

  “只要日本明确表示:‘决不会持有核武器并面向地区的无核化。’韩国也不得不做出相同举动。而朝鲜半岛统一时,是否会继承核武器的怀疑也将明了。对此,中国与俄罗斯也会表示欢迎。”

  2010年,奥巴马政权宣布不使用核武器打击或威胁遵守NPT条约的核武器非保有国。而上述发言也同样包括在内。虽然从现状来看,很难使朝鲜回到谈判桌上,但是海尔伯林肯定地表示:“美国也已经准备好接受无核武器区的构想。”

  基于其他率先进行的无核武器区实践,被爆地又重新提出了打破僵局的对策。这能够被多少国家所接受还不得而知。当然,重要的是广大舆论能够怀着废除核武器与地域和平的心愿为此提供支持。

  --------------------

无核武器区:南半球占大半,北半球持续扩大。

  处于无核武器区内的各国缔结条约规定,区域内的各国必须承诺不生产、不获取、不配置核武器。加盟核不扩散条约(NPT)的核武器保有国不使用核武器进行攻击或威胁。

  确定和平利用南极地区的《南极条约》(1961年生效)便是前车之鉴。1968年,无核武器区首次出现在墨西哥与加勒比海地区所处的拉丁美洲一带。1962年,古巴危机导致美苏两国的核战争一触即发。这直接导致了无核武器区在之后的形成。以深受美国及其他国家进行的核试验所害的南太平洋地区为首,无核武器区在地域性问题的大背景下得到相继设立。在北半球,受到俄罗斯与中国包夹的蒙古同样通过宣布“一国无核地位”确立了本国的安全保障。

  当然,也有地域正在进行无核武器区化的构想,但由于存在强行开发核武器的国家或当事国之间关系对立,而使构想难以实现。诸如没有加入NPT,却在实际上持有核武器的以色列所处的中东地区以及朝鲜所处的东北亚地区。

  围绕东北亚无核武器区构想,已存在数份提案。2008年,日本民主党以副代表冈田克也为中心拟制了条约草案。然而,日本外务省在2013年发布的《日本军缩•核不扩散外交》中指出,考虑到中国的核战力以及常规军力等因素,实现无核武器区的大环境还没有成熟。

  另一方面,“无核”的区域正扩大至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以及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有些案例中,随着设置无核武器区的时机成熟,地域内的各国通过不断协商加深互相信赖之后,最终促使保有国放弃了核武器。早先暗自进行核武器开发的南非便是一例。此外,苏联解体时,哈萨克斯坦在境内也存有核武器。而无核武器区的成立使其进行了彻底的无核化。在南美地区,一直以来处于对立的巴西和阿根廷也被认为因区域的设定而加深了对话内容。

  在国际社会上,呼吁缔结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声音也越发高涨。然而,在无核武器区得不到增长的大环境下,想要认定核武器的非法性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在上述二者同时进行的情况下,才能使不依靠核武器的安全保障在国际上得到确立,并将核武器导向废除之路。

--------------------

NPO法人“Peace Depot”特别顾问 梅林宏道先生

朝着不依赖“核保护伞”的方向前进

  针对东北亚无核武器区构想存在何种可能与可操作性这一问题,记者咨询了梅林宏道先生。梅林先生目前是NPO法人“Peace Depot”的特别顾问。此外,他从长崎大学废除核武器研究中心(RECNA)成立时便一直作为中心主任工作至今年三月。

——您在RECNA任期的总结内,对于东北亚无核武器区的构建发表了意见吧?
  这一地域存在着有关领土以及历史认识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此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动向牵制。但是无核化这一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独自达成的。它有可能会成为突破口,使各国在其他问题上也变得更好沟通。这才是当下应当努力解决的课题。

——主流观点认为朝鲜不可能放弃核武器。对此,您作何看法?
  这是争论的原点。对于持有核武器的原因,朝鲜反复强调是由于美国使自身“一直被笼罩于核威胁之下”。对它来说,存在着也许会像利比亚或伊拉克那样迎来体制崩塌的危机感。

  只要消除核威胁以及军事力量造成国家倒台的威胁,朝鲜就会失去持有核武器的理由。而无核武器区的主旨便是通过对地域施以法定约束力的形式消除核威胁。

——对于核战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感到警戒的人正在增加。您对此作何看法?
  中国的核武器是出于全球角度的战略力量。其目的在于提高对美国的报复攻击能力,成为抑制他国的力量。如果要使中方停止这种倾向,就必须在以核不扩散武器条约(NPT)为中心的世界性无核化潮流中,将其与美俄的核问题一并解决。中国几乎没有理由会因为东北亚和日本增强核战力。虽然不能对中国的动向加以肯定,但它并没有阻碍东北亚的无核化进程。

——您认为日本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
  2010年NPT审议大会通过了今后的行动计划。在计划开头处就如此写道:“所有国家在此约定,为了实现‘无核武器的世界’这一目标,今后将采取与其完全一致的政策”。作为对美国“核保护伞”存有依赖的国家,日本与韩国都面临着如何向不依赖的方向前进的质疑。

  如今,日韩两国应当做的便是在今年即将开幕的NPT审议大会中,主张构建东北亚无核武器区,并借此议题重启六方会谈。虽然目前日韩关系十分严峻,但这一问题关系到两国的共同利益。

——如果得以实现的话,应当会是巨大的成功。
  对于此次会议能否取得成果,有人持怀疑观点。在美俄的对立模式下,核武器保有国很难有所行动。我坚信日本能够拯救NPT。如果依存于核威慑力的国家提出了新的想法,将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梅林宏道
1937年出生于兵库县。在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完成博士课程后,担任大学教师等职。1998年,在横滨市设立了核能与和平问题的民间研究组织“Peace Depot”。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任RECNA中心主任。

<有关东北亚核武器的主要事件>
1945年 8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48年 8月 韩国发表韩国政府成立正式宣言。次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49年 8月 苏联进行首次核试验。
50年 6月 朝鲜战争爆发(53年7月停战)。
58年 1月 美军开始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
64年 10月 中国进行首次核试验。 65年 6月 日韩签署《日韩基本条约》。
68年 1月 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提出非核三原则,同时表明对美国核威慑力的依赖。
70年 3月 《核不扩散条约》(NPT)生效。
71年 11月 日本众议院召开全体会议,决议通过将非核三原则定为“国策”。
85年 12月 朝鲜加入NPT。
89年 12月 美苏宣布结束冷战。
91年 9月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总统(老布什)表示,将撤去在韩国部署的核武器。
91年 12月 韩国与朝鲜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1992年2月生效)。
92年 10月 蒙古国发表“无核武器地位”声明(1998年12月得到联合国承认)。
93年 3月 朝鲜就核设施的审核进行抗议并宣布退出NPT。6月撤回退出声明。
94年 10月 朝鲜同意进行核冻结,并以此与美方签署《朝美核框架协议》。
98年 8月 朝鲜试射“大浦洞”弹道导弹。
2000年 6月 第一届朝鲜半岛南北双方首脑会谈举行。
02年 10月 美国宣布朝鲜承认正在推进浓缩铀开发计划。
03年 1月 朝鲜再次宣布退出NPT。同时废除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监控协议。
8月 朝核六方会谈启动。
05年 2月 朝鲜官方宣布拥有核武器。
9月 六方会谈发表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首次共同声明。
06年 10月 朝鲜进行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朝核试验的制裁决议。
08年 12月 六方会谈团长会议由于在朝核设施的检查方法上出现意见分歧而决裂。
09年 4月 朝鲜以发射人造卫星为由发射长程弹道导弹。
5月 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
10年 11月 朝鲜炮击韩国延坪岛。
12年 2月 美朝双方就IAEA核查员重返平壤及粮食援助等问题达成共识。
13年 2月 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4月 朝鲜召开最高人民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巩固自卫性的核拥有国地位》法令。
9月 蒙古国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中声明,将致力于东北亚无核武器区的构建。

点击 六方会谈
2003年8月,首次六方会谈召开。会议旨在推进朝鲜半岛的无核化。除去担任议长国的中国之外,参加会议的还有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朝鲜。2005年9月,会议通过的共同声明中,清楚记载着朝鲜将放弃核武器。然而在2008年12月的会谈中,朝鲜又对无核化的验证问题提出反对。这一举动导致此后的会谈中断。2013年1月,朝鲜宣布先前的共同声明作废。

(刊登于2015年4月25日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