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岛:有关原子弹爆炸后的七十年历史

“来自广岛的质疑 被爆70周年” 错位的日美感情 即将被忘却的记忆 无法改变对“胜战之象征”的理解

 这是一片人类史上首次被核武器伤害的土地,而那是一片首次成功研发核武器的土地。在经过了70年岁月的今天,日本和美国对于开展继承原爆体验的活动,都迫切感到了有持续进行下去的必要。然而,一方传承的是核爆之无限悲痛的体验,而另一方则是在宣传一个国家的骄傲。两国对于原爆的认识,然道永远也不会达成共识吗?我们希望从两国“记忆传承的现场”来对此予以检证。(道面雅量、金崎由美)

相关设施的国立历史公园化法案成立

被爆地 提出核爆试验被正当化的担心

 以开发和制造原子弹为目标的曼哈顿计划,围绕如何来维系其记忆传承的问题,美国国内开始有了一股新动向。为将该计划之相关遗址及设施指定为国立历史公园而制定的法律,于去年12月成立了。“这是对原爆的肯定吗?”,虽然这一举措引起了来自广岛和长崎市民的反对浪潮,然而,在被爆70周年的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法律的制定终于变成了现实。

 推进这一法律制定的功臣,是前美国能源省职员辛提亚‧凯利女士。她在2002年设立了核遗产基金会。辛提亚‧凯利女士亲眼目睹了有关设施接二连三地受到破坏,由此萌发了开展保存运动的想法,成立了基金会。在基金会不断的游说活动之下,持赞同意见的议员、团体也在不断增加。

 在制法的过程中,也经过了一波三折。2012年,因为下议院喷发出了“赞美原爆”的批评,因此没有获得立法所需要的3分之2以上的赞成票。2013年和这一次则没有独立法案,而是作为美国国防预算编定法案的一部分提交议会。所谓 “事不过三”,法案终于得到通过。而反对阵营,也只是将问题的焦点聚集在了如何解决财政负担这上。

强调“绝不一味赞美”

 新设的国立历史公园包括了洛斯阿拉莫斯(新墨西哥州)、制造了长崎原爆之钸燃料的汉福特(华盛顿州),以及橡树岭(田纳西州)三大区域。其中也包含了设有组装原爆的设施及原子炉的位于洛斯阿拉莫斯的“奥本海默故居”。

 针对此事,广岛市的松井一实市长,将表示 “强烈地要求尊重被爆之事实”的意见书递送给了驻日大使卡罗琳•肯尼迪,日本被团协也向奥巴马总统寄出了信函,提出“担心原爆开发之使用被予以正当化,对于这种举动绝对无法予以容忍。”

 凯利女士则强调:“绝不会有单方面去美化原爆,一意孤行的意思” “与其让建筑物消失,还不如将其留给后人,成为反思原爆之复杂历史的遗址。”

 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以生产毒气的竹原市大久野岛为代表的战争“负的遗产”地。置身此中,确实能更深刻地去体会到历史的教训。

 原爆成了消灭日本军国主义的终结手段,拯救了可能因登陆作战而牺牲的百万美军的性命——在美国,这种与有违历史真相的“传说”依然根深蒂固。通过曼哈顿计划遗迹的指定,史实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得到真实地反映?而参观者是否又能对此表示理解?也许这才是问题之真正所在。

“单方面的阐述的暴走”

 出身于指定区域所在地的议员是法案推进派的中心人物。上个月法案在上议院刚通过,华盛顿州选出的玛丽亚‧坎特维尔上议院议员就高兴地发表了如下之评论:“上百万人可以在汉福特体会到科学之伟大成就”,“将促进地方的观光经济的发展。”

 如果这个历史遗址被用来赞美本国“科学技术之伟大成就”以及“促进地方经济”所挟持,难道不就是又想缔造一座用来庆祝国家战争胜利的祭地吗?日本被团协的田中熙巳事务局长(82)顾虑重重地说道:“如果遗迹一旦被建成了公园,那我们将对美国方面对遗址的定性素手无策。”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表示,将在法律成立后的一年以内决定整个遗迹的历史意义,把遗迹指定为国家公园。如果广岛和长崎要向美国方面提意见的话,或许现在就是一个付诸行动的最佳时机。

曼哈顿计划 纪录没有被留下 NGO开始收集证言

 “全部都是绝密,对于工作所牵涉的内容,一概不能谈及。”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DC的西北方约30公里马里兰州洛克维尔住宅区的一栋屋子里,萝丝玛莉‧莱恩女士(93岁)对着摄影机如此谈到,窗外草木郁葱。这是收集美国投入巨资之原子弹开发计划——曼哈顿计划的相关历史证言的一个收录场景。莱恩女士出身于爱德华州,43年前的夏天以护士的身分被调到了研发广岛原子弹所用之浓缩铀的田纳西州南部的橡树岭。在这个原爆开发的中枢地,她对患上了心理疾病的病人进行了护理。

 负责收集证言的是华盛顿DC的非政府组织(NGO)“核遗产基金会(AHF)”。收集对象包括了当时的物理学家、工程师,以及部分与核开发并没有直接联系的市民。包括初期所收集到的证言在内的约230人的证言已经被公开在了网络上。辛提亚‧凯利代表(63)表示:“包括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全部记录下来。”

 她希望将曼哈顿计划的全貌还原出来,毫不保留地传承给下一代。

  美国的记忆传承中,有与广岛、长崎重迭的部分吗……? 

 在和凯利代表气氛融洽的对谈过程中,莱恩女士突然开口说道:“我从来不认为(投下原子弹)是不正当行为。日本已经受到了警告,却仍然继续战争。”那一瞬间她似乎在凝视着我们。然而,美国向日本提到机密计划的存在并要求日本投降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史料的证明。

 收录之后,莱恩女士向我们说道:“衷心期盼这样的事不会再次发生!”妇女和孩童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这一事实一直使她感到心痛。我们确切地感受到了莱恩女士对生命的慈悲之心。

 即使如此,我还是深深地体会到,日美之间存在着一条即使过去了70年也没有被弥合的鸿沟。

 对原爆受害者来说,8月6日是一个从此被刻上了苦难烙印的“那一天”!而对美国人来说,曼哈顿计划是终结“在那一天之前”的奋斗一刻。与对手一起相互倾听着对方的“故事”,发誓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终有这么一天,会到来吧!

有关原爆被害的展示在检讨中 洛斯阿拉莫斯的历史博物馆馆长

 在即将被指定为国立历史公园化的过程中,美国方面为了避免“原爆赞美”之嫌疑,也在不断摸索以便制定出具体的表述方案。我们造访了曼哈顿计划中最重要的研发地点之一的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并就这一问题请教了该地区博物馆的希瑟‧麦克林汉(48岁)馆长。

 ―博物馆的特征是
 博物馆在曼哈顿计划时代曾被当作外来宿舍,现在每年要接待3万5千人左右的来客。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设施。从古至今,我们希望尽可能涵盖整个地域的历史。至于原爆开发计划,当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展览设有什么主题?
 我认为虽然展示空间非常有限,但还是有必要让参观者认识到原爆被害的灾难性。如果能争取到预算,我们今年也计划派遣职员至广岛与长崎去学习并收集有用的资料。也希望藉此成为与原爆资料馆(广岛市中区)开展交流活动的契机。

 ―在此宣传原爆被害没有困难吗?
 洛斯阿拉莫斯这块土地,对能“因原爆开发而对为终结对日战争作出贡献”感到骄傲。作为得到了地域社会支持的博物馆,我们并不打算去破坏居民的自豪感。我们会小心的处理这个话题。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刻意回避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原爆给日本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环境问题、如何去对核武器初期进行历史定位的问题……。我们尽可能避免将历史简单化, 避免宣传单一的视点,而希望从多视角、立体地去思考这一问题。可以说,这也是近年来社会赋予博物馆的一个使命。

 ―我认为被爆地的民众或多或少会抱有诸如“被害真的能够被理解吗?”“双方的见解是否会有所出入”之类的警戒心。
 如果缺少沟通,很难了解双方在想法上的差异。幸运地是,博物馆的运营委员会对我们的想法亦表示了赞同。我们想再向前迈出一步,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

围绕日美原爆观行程之主要事件

1942年 8月 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开始启动
 45年 8月 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杜鲁门总统声明“我们赢得了科学史上最
      大的赌注”。
    9月 驻日盟军总司令发布新闻管制法。占领下的日本的原爆报导受到限
      制。
47年 2月 美国前战争部长史汀生在“哈泼杂志”上发表论文,推测“如果采取登陆作
      战而非原爆的话,将会出现大约100万美军的牺牲。”
49年 8月 苏联进行了第一次原爆实验。东西冷战扩大到核武层面。
52年 8月 《朝日画报》刊发“原爆被害的初次公开”特辑。
54年 3月 比基尼环礁的水下氢弹试验导致第五福龙丸号受害,禁止水下氢弹试验
      的联署运动升温。
55年 8月 原爆资料馆(广岛市中区)开馆。
62年 10月 古巴危机。美俄关系紧张,核战争一触即发。
89年 12月 美苏领导人共同发表冷战终结的宣言。
95年 1月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计划展出的原爆展,引发政治问题。被爆遗物
      展被中止。同年5月馆长离职。
96年 12月 原爆圆顶屋登录为世界遗产。
2014年 12月 指定曼哈顿计划的研究设施等为国家历史公园的法案得到成立。

曼哈顿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原爆的研发计划。因罗斯福总统担心被德国纳粹抢先,从而下令研制核炸弹。1942年,由陆军组织的“曼哈顿工兵管区”进行管理,在英国加入之后,计划在绝密的状态下开始正式实行。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生产浓缩铀,华盛顿州的汉福特生产钸,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以罗伯特•欧本海默为中心的基地进行炸弹的设计与制造。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南部的三位一体基地取得了史上首次的核爆成功。8月6日,对广岛投下了铀型原子弹。三天之后,又对长崎投下了钸型原子弹。

担心“恶循环不再重复”之观念被风化 原爆受害者倾力“面向下一代” 广岛市开始培养继承人

 那一天,原爆的爆风造成了脸部撕裂,左眼失明,不能让右眼所看到的人间惨状再次发生。原爆受害者寺前妙子女士(84岁,现住广岛市安佐南区) 对“原爆体验继承者”学员们如此说到。“但是,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活动需要大家的力量。”寺前女士继续说道。倾听她说话的是广岛市“原爆体验继承者”讲座的学员。广岛市开始着手培养人才,以便接替已经高龄化了的原爆受害者,将被爆证言活动继续下去。

 现在,来自市内外的206名传承者正与27位的原爆受害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3年的研修活动,以便挑起“继承”被爆体验之重担。寺前女士带领着十位传承者,沿着自己被爆后走过的小路,进行实地体验。

■就算是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以前这里是电信局,我是从2楼的窗户跳下逃走的。楼梯上堆满被炸倒的人,无法移动。”寺前女士在广岛市中区袋町的广岛中央电信局遗址的“镇魂碑”前,整理着自己的记忆。

 寺前女士当时15岁,参加学生动员成为了一名接线员。工作开始前在走廊整队时“看见窗外有发亮的东西落下来了,还在想是这是什么东西,一瞬间……”根据广岛市所发行的《广岛原爆战灾志》,当时在距离爆心地只有540米的电信局一共有职员和学生450人,其中一半以上不幸牺牲了。“总是觉得去世的朋友们在不断地问我,人生有意义吗?”挺着罹患过子宫癌等7种癌症的身体,寺前女士继续讲述着自己的被爆经历。

 传承者们离开了镇魂碑。只剩下寺前女士一人转过身,朝镇魂碑低下了头。传承者第2期的大学4年级生榎田佳恵,被寺前女士的身影深深地触动了。她问自己:“这样的感觉也能被继承下去吗?”

 从今年春天开始讲述原爆证言的传承者一期生的辻靖司先生(72岁,现住广岛市西区)深切体会到:“体验原本是无法继承的,然而即使如此也不得不去讲述,这是一个不得不克服的困难” “自己并非原爆受害者,因此没有办法当作自己的亲身体验去予以讲述。不知道效果好不好?”靖司先生虽然为此感到很烦恼,但还是尽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平均79.44岁

 79.44岁。这是厚生劳动省于去年3月底统计出来的持有原爆受害者健康手帐之全国原爆受害者的平均年龄。到今年年底,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可能性极大。这是第一次手帐持有者人数低于20万人,下降到了19万2719人。具体到广岛市则为78.93岁、6万1666人。若是再局限到具有原爆记忆的世代,那么高龄化的情况则更为严重了。

 “要让废除核兵器的想法得到普及,被爆体验的证言活动是比不可缺的。然而也已经到了不能只依赖原爆受害者的时期了。”广岛市政府和平推进科的被爆体验继承的担当课长末定胜实如此说到。

 去年整个年度加盟广岛市“被爆体验证言者交流的集会”的大约20个团体,一共举办了2623场的证言活动,参加总人数多达23万3400人。这是一系列以修学旅行的学生为中心的证言活动。2005年也超过了2500场,以后也将保持相同的频度。末定课长说“正是因为有原爆受害者们的热心协助,活动才能顺利地得到开展。然而十年之后,如果只依赖原爆受害者,恐怕连现状都无法维持了。”这正是需要加紧培育新传承者的理由。

 中国新闻对全国原爆受害者实施了问卷调查。当问及进行被爆体验证言活动“是否对于核战争的避免、以及世界和平会产成影响?” “是这么认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么认为的”的回答高达80.4%,远远高于9.1%的“不太认为”、“不认为”的回答。

 另一方面,对于“今后被爆体验证言活动如何进行下去?”这一问题,回答“不担心”的只有3.6%,而回答“担心” “担心渐渐地被遗忘” “担心很快地被遗忘”的多达到89.1%。现在世界仍然存在着许多核武器,如果目前为止以讲述被爆验为主的证言活动起到了一定“刹车作用”的话,那么将来……。由此可以看出原爆受害者的不安和焦虑。

向世界诉说 绝不后退

 对于原爆的认识,日美两国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广岛市南区的松原美代子女士(82),被夹在两个不同的国家意识之间,成为了在海外开展证言活动的第一人。她也参加了将被爆证言活动继续下去的活动。

 1962年,松原美代子女士参加了由美国的和平活动家芭芭拉‧雷诺斯女士(1915-90)所策划的世界和平巡礼活动。先对欧美的14个国家进行了访问。此后又在印度等亚洲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原爆展览等场所,积极地用英语进行了原爆体验证言活动。

 “虽然有针对反步兵地雷和集束炸弹所制订的禁止条约,但是核武器的使用并没有得到完全禁止。禁止核武器的条约非签订不可!”松原女士最近身体状况不太好,没办法再进行海外证言活动,她将希望倾注在了新培育的传承者们身上。

 参加传承者育成活动的山村法惠女士(64岁,现住安艺高田市)说:“松原女士强烈的使命感震撼了我。”虽然山村女士已去世的父亲也是入市原爆者(投下原爆之后进入市内参加搜索活动时遭到辐射的被害者),但是几乎没有向女儿讲述过被爆的体验。她说:“眼前的光景太悲惨了,给父亲的心中留下了阴影。然而,想必松原女士也有同样的感受。她站出来,克服了自己心里阴影!”

 松原女士从15年前开始和友人共同设置了日文和英文的双语网站,主张废除核武器。通过网站,她也收到了特别是来自美国的反驳。“原爆使战争结束,救了许多人的命。”“介绍一下日本军在亚洲的惨忍暴行吧!”……即使有这些发言,松原女士也没有放弃,而是一一撰写回信。她说:“总有一天我们能相互理解。希望一定会有的。因为现在的我之所以能站到这里,全是托美国人芭芭拉的福。”

 芭芭拉女士和在原爆伤害调査委员会(ABCC、现辐射影响研究所)工作的丈夫一起访问了日本,在广岛认识到了原爆被害的悲惨,从而积极投入到了反核平和运动。松原女士说道:“自从遇到她以后,我认识到该憎恨的并非美国人,而是战争和原爆。我要大声说,我们不能再光哭着生活了。”

 在广岛市中区原爆资料馆的南边,立有一块刻着芭芭拉女士语录的石碑。“我同样也是原爆受害者(I,too,am a hibakusha.)” 参加传承者育成活动的志愿者们认识到:“有些东西必须超越国境与世代传承下去。虽然我们并非原爆受害者,但我们有必须将原爆体验传给后人的义务!”松原女士说:“活动应该被继续下去!我对此予以鼓励与支持!”

关东学院大学奥田博子副教授访谈录
 中国新闻采访了关东学院大学的奥田博子副教授。在其著作《原爆的记忆》等书中,奥田副教授提到了有关传承被爆和战争记忆之意义及今后的课题等问题。

只有面对面的对话,才能感动人心

  ―被爆70周年,你认为记忆传承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呢?
 随着原爆受害者的进一步高龄化,要直接聆听他们声音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我想再次强调,直接与原爆受害者见面,听取他们的体验是非常重要。我们从声音的起伏停顿,或者短暂的沉默都可以感受到很多东西,体会到无法溢于言语的回忆。时间所剩不多,听众必须更主动、更积极地行动起来。

    ―你是在强调倾听个人体验的意义吧!
 原爆已经成为了国民心中战争被害的象征。而原本是每个人,也就是个人的被爆体验,却被“唯一的被爆国”这样的名称给概括化,抽象化了。而另一方面,近邻的亚州国家为首的外国民众,对原爆及战争又具有不同的历史观念。

 在原爆受害者还能讲述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听取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打破固定历史观念的一线光明。

     ―在美国也有对原爆历史观念之固定的倾向吧!
 原子弹“拯救了多数人的性命”,这是美国投下原子弹的一个大义名分,这种认识依旧根深蒂固。虽然这已经成为了美国的国民意识,但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不对原子弹投下发出质疑的话,将无法开拓出相互理解的大道。

 被爆体验具有将私人问题“为什么只有我活了下来”转变成公众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死去”的力量。给予我们从超越国家之框架的观点看出被害和加害两方具有相互重迭之部分的力量。这正是我们应该传承下去的。

奥田博子
 美国西北大学博士。曾担任南山大学副教授,现任关东学院大学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原爆的记忆》《冲縄的记忆》。专业为传播学。

被爆体验传承者
 随着原爆受害者的高龄化,广岛市从2012年度起开始培育“传承者”。作为“传承者”,需要接受为期3年的培训,以便今后代替原爆受害者本人讲述其被爆证言。第一年,对原爆被害之整体情况进行学习。第二年,接受广岛平和文化中心(中区)被爆证言者的个别指导。第三年,进行讲述实习。今年春天,预期将有大约50人的1期生毕业。他们将接受同中心的委托状,在原爆资料馆等地向修学旅行的学生、海外的访问者开展原爆证言讲述活动。

(2015年1月5日朝刊掲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