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中的原爆悲剧 广岛原爆遇难者追悼和平纪念馆手记集展介绍
七. 30, 2015
在原爆悲剧发生之后的第六年之1951年,一部名为《原爆之子》的手记集被出版发行。其中的作品全部出自广岛的儿童们之手。为了介绍这部作品,一个主题展览被安排在了广岛市中区的国立广岛原爆遇难者追悼和平纪念馆举行。纪念馆呼吁民众前来参观,并希望来访者能够体会一下当时遭受了残酷经历之后,孩子们所写下的话语以及隐藏在其中的心境。展览持续至12月28日并免费对外开放。
《原爆之子》的编纂者为已故的广岛大学名誉教授長田新。这次的专题从《原爆之子》所收录的105篇手记中选出了67篇进行了刊登。而67名作者全部为原爆当时4岁至小学三年级的儿童。通过专设电脑,可以使用英语、中文、韩语进行阅览。并且还可以浏览到原爆后发现的烧焦的儿童服饰、便当盒等22件关联资料的影像。
手记中反映了孩子们以率真的视角记录下的原爆实况。当时小学3年级的女学生在爆炸中失去了母亲,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光是听到‘妈妈’这个两个字,就会悲伤不已。”关于自己三岁的弟弟临死时的情形,当时小学5年级在读的女生如此回忆道:“弟弟临死前不断喊着‘妈妈、妈妈’。”
广岛市安佐南区的早志(旧姓山村)百合子女士(现年77岁),也是当时手记投稿者中的一人。早志女士在她的手记中记录下了自己在距离爆炸中心1.6公里的自宅中遭受原子弹爆炸袭击后,在遗体成堆的山路中逃亡的经历。对于自己手记的内容,早志女士说到:“虽然内心非常痛苦,但是我还是选择把我亲眼所见的景象如实地写了下来。正因为能够口述那段经历的人已经越来越来少,所以希望能让大家多了解这一事实。”(田中美千子撰)
(刊登于2013年12月31日晨报)
《原爆之子》的编纂者为已故的广岛大学名誉教授長田新。这次的专题从《原爆之子》所收录的105篇手记中选出了67篇进行了刊登。而67名作者全部为原爆当时4岁至小学三年级的儿童。通过专设电脑,可以使用英语、中文、韩语进行阅览。并且还可以浏览到原爆后发现的烧焦的儿童服饰、便当盒等22件关联资料的影像。
手记中反映了孩子们以率真的视角记录下的原爆实况。当时小学3年级的女学生在爆炸中失去了母亲,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光是听到‘妈妈’这个两个字,就会悲伤不已。”关于自己三岁的弟弟临死时的情形,当时小学5年级在读的女生如此回忆道:“弟弟临死前不断喊着‘妈妈、妈妈’。”
广岛市安佐南区的早志(旧姓山村)百合子女士(现年77岁),也是当时手记投稿者中的一人。早志女士在她的手记中记录下了自己在距离爆炸中心1.6公里的自宅中遭受原子弹爆炸袭击后,在遗体成堆的山路中逃亡的经历。对于自己手记的内容,早志女士说到:“虽然内心非常痛苦,但是我还是选择把我亲眼所见的景象如实地写了下来。正因为能够口述那段经历的人已经越来越来少,所以希望能让大家多了解这一事实。”(田中美千子撰)
(刊登于2013年12月31日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