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岛核电站事故与广岛

灰色地带 低水平辐射的影响 第7部 通往未来的路 ① 福岛核事故受害者㊤

“20毫希沃特”的辐射量标准招致居民担忧

 在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之后,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云通过核电站的半径20公里内,甚至半径20公里外的一些区域。政府以这些放射性云通过的区域为中心划分了避难指示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除污工程的推进,空气中的辐射水平有所下降,政府正在解除疏散避难指令,敦促撤离到福岛县外的居民返回家园。政府判断是否可以解除疏散指令的辐射量标准为,自然辐射以外的“年核辐射量低于20毫希沃特”。不过,仍有不少居民对辐射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表示担忧。

 人类打开了名为核的“潘多拉魔盒”。作为本系列连载的最终部分,第七部将试图绘制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金崎由美、马场洋太)

“仅仅测量空气中的辐射量是不对的。辐射污染实际上遍布斑驳。”居民反对国家的归还政策

 福岛县南相马市,拥有人口约7万,位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北边。核电站事故发生后,该市下达了疏散命令,最多时曾将城市划分为五个区域,包括原则上严令禁止进入的归还困难区域和从未下达过疏散命令的区域。由于最近正在逐步解除疏散命令,只有归还困难区仍然存在。

 岛影勘 (75岁)正戴着口罩在自己的家门前除草,他的房子位于南相马市西部山区的高仓地区。对于政府的行为,岛影勘表示很不信任:“就只在地表一米的高度上测量了辐射量就说‘没关系’,那些政府的官员难道能站得直直的憋着气除草吗?”他现在和妻子住的临时住宅位于市内辐射量比较低的区域内,白天他会来到这里的家中处理家里的事情。

 岛影勘自己的家所在区域虽然没有发布疏散命令,但他的房子却被单独指定为“特定推荐撤离点”。而另一方面,他的房子后面有一条河,河流对面有一块土地也属于岛影勘。这块土地却在事故后被划为居住限制区域。仅仅隔着数米的河流,就被划分为截然不同的区域。

 2014年12月,国家核事故灾害对策本部宣布,核辐射量“年总量已经低于20毫希沃特”,依此解除了特定推荐撤离点。东京电力公司也终止了对这些住户每月十万日元“精神赔偿金”的支付。今年7月,政府又解除了岛影所有土地的居住限制。

 福岛县内的其他避难疏散区域,除归还困难区以外,到明年三月为止将会全面解除。对自愿撤离的住户的住宅补贴也在原则上将阶段性的停止支付。

 岛影勘生气的说:“在日本的其他地区,安全的辐射量标准为‘1毫希沃特以下’,难道福岛的人就和别处的人不同吗?”他指着自家侧面的一个水槽,40年前,出于兴趣他开始培育绿色树蛙。而现在,“突然多了颜色很浅、或者是缺腿的蝌蚪。也有很多蝌蚪还没长成青蛙就死掉了。特别是2013年。这在核事故前是从来没发生过的。这是千真万确的。”

 而山上的食物,也让岛影勘感到沮丧。在日本,食品中所含放射性物质为最高不能超过100贝克勒尔每公斤。但是去年,每公斤楤木嫩芽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最高的超过了1400贝克勒尔,今年最高的则超过了1900贝克勒尔。“我们检查了它们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后发现,他们只能被扔掉。”而相距一米远外的楤木,生长出的嫩芽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也有可能明显降低。麻烦的就在于必须逐个测量。

 岛影说道:“只测量空气中的辐射含量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仅仅测量进行过除污后的房子入口处更是太片面。核污染事实上早已斑驳的遍布各处。人类又不像地藏菩萨一样原地不动,人类是会到处走动的。有时也会坐在石头上。” 小泽洋一(60岁)由于造访岛影家房子而和他变成熟人,现在小泽开始测量起庭院里岩石表面的污染情况。

 小泽愤愤地说:“达到辐射管理区域的标准是4贝克勒尔,如果换算一下这里每平方厘米的贝克勒尔,这里的辐射量是辐射管理区域标准的7倍。国家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强迫人们住在辐射超标的房子里。有孩子的家庭当然不愿意搬回来。”小泽接着测量了旁边的石头,辐射量显示大幅减少。这让人切实体会到斑驳这个词的含义。

 小泽作为原告团的负责人,代表包括岛影在内的206户人家,向东京地方检察院提起诉讼,要求国家撤回对特定推荐撤离点的解除令,他将这个诉讼称之为为“20毫希沃特撤回诉讼”。与收到疏散建议的住户相邻却没有收到相同疏散令的住户们,也加入了原告,要求政府扩大原来划分的推荐撤离范围。

 政府目前的政策是督促撤离人员返回家乡,而想对抗这项政策并不简单。可是即使困难重重原告们也要坚持上诉的原因,是为了“对子候后代负责”。他们说:“政府低估了辐射污染的真实情况,如果不对此抗议,并运用诉讼追求这一问题的话,等到未来的几代人的健康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会陷入不利的境地。”原告们现在在各处采取土壤样本,并在积累测量数据。

大阪大学本行忠志教授(法国涉嫌生物学)教授表示应该考虑到对辐射不耐受的人,并多关注体内辐射问题

 政府推进避难指令解除工作的一大背景在于,根据他们的判断,“100毫希沃特以内的辐射导致疾病的风险,微乎其微到可以被吸烟等其他要素所掩盖”。但是这个观点有没有忽视了一些什么呢?大阪大学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的本行忠志教授是低水平辐射的专家,我们咨询了他。

―您对“年辐射量20毫希沃特”这一数值怎么看?
 关于辐射敏感性,不同的人之间差别很大。如果无法分辨谁容易被辐射伤害而谁不容易被伤害,那么,最好避免在任何情况下暴露于辐射。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后,辐射量达到5毫希沃特的地区,那里的居民就会被要求撤离。当然,那种做法会更加安全。在考虑事情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到有一些人“容易受到伤害”。

―不同人之间的差别很大吗?
 有报告显示,一小部分人的基因决定了他们比较容易受到辐射的伤害。而“容易受到伤害”的程度又不一样。就像有的人闻到酒的味道就会不适,有的人只能喝一杯,而有的人酒量很好。年龄和体质的不同也对其有影响。

 进入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由于新陈代谢等会减少至一半的量,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被称之为“生物半衰期”。这段时间的长度在个体间的变化幅度约为100倍。在用老鼠测量内照辐射量的实验中,由于受到辐射照射时胃部状态有所不同,或者是胃内部的物质有所不同,实验结果差异很大。

―那是一个怎样的实验?
 在各种条件下,给老鼠喂放射性碘,我们观察碘是如何进入甲状腺的。事先喂过牛奶的老鼠,会摄入过多的放射性碘。而相反,先喂过稳定碘片的老鼠,摄入的放射性碘就少了九成。喂稀释了30倍的碘漱口水和海带,也能获得和稳定碘片类似的效果。

―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派用场了
 决不能再发生另一场核事故了。但是万一发生了意外,我们决不能再犯五年半之前的错误。因此有必要做好一定的准备。

 如果发生了辐射灾害,就必须要测量甲状腺中的辐射量,然后为达到一定数值的人们提高稳定的碘片。分秒必争。但是,按照现在的政府政策来看,发生事故的时候不一定有足够数量的安定碘片。核事故的避难演习中并没有甲状腺检查,我不知道政府从过去的事故中有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

  ―据悉,目前福岛的辐射数量每年总量也不超过几毫希沃特,而体内辐射量经过全身计数器(WBC)测量,也是微乎其微
 这并不代表没有体内辐射。要测量个别内脏和组织中的放射性物质是非常困难的。“希沃特”不是真实的数值,而是“贝克勒尔单位”所决定的系数相乘得出的数字。况且希沃特并不能体现出铯和锶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另外,全身计数器只能用于测量伽马射线,不能检测任何发射β射线的锶。

—辐射防护标准是政府解除避难指令时的判断标准,它的基础数据来自于放射线影响研究所(广岛市南区)的被爆者数据
 对原爆被爆者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体内辐射。容易受到辐射伤害,并在被爆五年内去世的人们没有受到研究。所以,原爆被爆者的调查结果有很多方面并不适用于福岛。不如说我们更应该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数据和经验中吸取教训。

关键词 20毫希沃特的意思
 政府作为解除避难指令标准的“年辐射量低于20毫希沃特”,来自于辐射和流行病专家们组成的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以“建议”形式发布的数值。该组织认为,一般民众的年辐射总量应控制在1毫希沃特以内。但是核事故等紧急情况下,应控制在20至100毫希沃特以内,事故后的重建工作期间应控制在20毫希沃特以内。长远来说,应将辐射量控制在1毫希沃特以内为目标。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将ICRP的建议为参考,为辐射工作者、医疗工作者和一般市民制定了本国的辐射防护标准。

(刊登于2016年11月3日晨报)

Archives